[发明专利]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0869.7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姜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丹宁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土壤 化学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严重地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为活动的干扰首当其冲。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那时影响的范围很小。在欧洲一直到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才开始急剧地增长。
在我国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废排向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包括土壤污染。外来的有毒有害农药、石油、重金属以及酸性物质,破坏了土壤中物质和生态系统固有的动态平衡。土壤污染作为一种无形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土壤污染问题仍在继续发展,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注意和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修复效果好的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一、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和污染电动力学性质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通直流电后,在此区域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土壤孔隙及水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沿电力场方向定向移动,迁移至设定的处理区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在电极表面发生电解反应,阳极电解产生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阴极电解产生氢离子和氧气。
二、化学淋洗修复技术;污染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新方法,是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一种补充,使污染土壤修复的系统化成为可能;淋洗法主要使用淋洗剂清洗土壤,使土壤中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然后对淋洗剂及土壤进行后续处理。
三、溶剂浸提修复技术;溶剂浸提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溶剂将有害化学物质从污染介质中提取出来或去除的修复方法,包括原位和异位两种方式,适用于修复PCBs、石油烃、氯代烃类、PAHs和多氯二苯呋喃等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
四、原位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可渗透反应区或可渗透反应墙,并填充以化学还原剂或吸附剂,修复地下水中对还原或吸附作用敏感的污染物如铀、锝、铬酸盐和一些氯代试剂,当这些污染物迁移到反应区时.或者被降解、吸附,或者转化成固定态;从而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降低;通常这个反应区设在污染土壤的下方或污染源附近的含水土层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直接去除有机污染物,其与生物修复优化组合有可能成为高效“绿色”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而且不影响生态环境,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一种环境修复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一、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电化学动力修复技术是利用土壤和污染电动力学性质对环境进行修复的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通直流电后,在此区域形成电场,在电场的作用土壤孔隙及水中的离子和颗粒物质沿电力场方向定向移动,迁移至设定的处理区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在电极表面发生电解反应,阳极电解产生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阴极电解产生氢离子和氧气。
二、化学淋洗修复技术;污染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污染土壤的一种新方法,是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一种补充,使污染土壤修复的系统化成为可能;淋洗法主要使用淋洗剂清洗土壤,使土壤中污染物随淋洗剂流出.然后对淋洗剂及土壤进行后续处理。
三、溶剂浸提修复技术;溶剂浸提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溶剂将有害化学物质从污染介质中提取出来或去除的修复方法,包括原位和异位两种方式,适用于修复PCBs、石油烃、氯代烃类、PAHs和多氯二苯呋喃(PCDF)等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
四、原位化学还原与还原脱氯修复技术;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一个可渗透反应区或可渗透反应墙,并填充以化学还原剂或吸附剂,修复地下水中对还原或吸附作用敏感的污染物如铀、锝、铬酸盐和一些氯代试剂,当这些污染物迁移到反应区时.或者被降解、吸附,或者转化成固定态;从而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降低;通常这个反应区设在污染土壤的下方或污染源附近的含水土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丹宁,未经姜丹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