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圆纬机对针成圈方法及对针编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7299.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蒋雷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雷钟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D04B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商旭东 |
地址: | 上海市黄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圆纬机 针成圈 方法 编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针织技术领域,涉及针织圆纬机的织针(双针)设置及其成圈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双面圆纬机的对针成圈方法及对针纺织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针织技术领域,圆纬机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一种编织设备,其最主要的功能部分为成圈系统,包括针筒,针筒上设有针槽,针槽内放置织针,织针由三角驱动在针槽内沿针槽移动实现收针和放针,以完成成圈过程。
双面织物不仅具有比单面织物更厚的厚度优势,而且双面组织结构可以通过设计上针与下针的不同出针规则,实现更多种的织物组织结构和花样,具有明显的提花优势。用于编织双面织物的圆纬机包括两种,一种是双针筒单针圆纬机,另一种是常见的双面提花圆纬机。
其中,第一种采用双头舌针,因为单针限制,无法实现双面提花,只适用于编织单一组织结构。随着第二种编织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双针筒单针结构的圆纬机越来越少,目前多见于无法采用第二种结构实现双层织物编织的圆袜机中,用于生产不带提花的条子袜。
第二种圆纬机,其织针包括上针和下针两组,其中下针沿纵向设置在下针筒外侧圆周面上的针槽内,上针沿径向设置在上针盘上表面上的针槽内。上针针尾指向上针盘圆心。其成圈方法是,上针和下针同时或交错出针,同时或分别完成退圈、弯纱成圈等步骤。因为这种圆纬机通过上下两组针分别编织内外两层织物,可通过设定不同出针规则实现双面提花。但是,这种结构及成圆工艺,无法适用于常见的针筒直径在10cm左右的袜机等小圆机中。
对于针筒直径在10cm左右小圆机来说,由于尺寸限制,无法在上针盘上实现织针、三角等各种机件的设置,即使不考虑三角等控制织针收放的机件的设置,针尾处圆周长度也严重限制了上针的密度,导致无法编织出高密度织物。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采用与下针筒相同结构(筒状结构)的上针筒来替代现有双面圆纬机中的上针盘,上针筒与下针筒相对,上针纵向设置,针头向下。
采用上述解决办法时,为了实现内外双层织物能够结合到一起,上针与下针需设置在周一圆周面内。如果上针与下针纵向相对设置,即使先后交错成圈,那么在出针时,上下相对设置的两根织针的针头则会相撞。
针织机面世两百多年以来,始终不见有对针结构,概因如此。
如果上针与下针在圆周上错开,那么在同样圆周长度内织针的密度则降低一半,相应的编织出的织物密度也将降低一半。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双面编织技术应用于小圆机,难以实现高密度双面提花针织物的编织,成为了行业内人员的共识。因此,自双面围纬机面世100多年以来,市场上尚未有成熟的双面提花密针小圆机产品问世。即使有双面小圆机相关方案提出,也因为织针密度限制,可生产织物品类单一织物密度低等因素,无法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于在小半径圆机中高密度设置上下织针并实现双面提花成圈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双面圆纬机对针成圈方法,该方法包括上针成圈和下针成圈两大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针与下针纵向相对(上针与下针的针头上下对正)设置在同一圆周面内,上针成圈步骤与下针成圈步骤错时进行,
所述上针成圈步骤包括,
降针退圈——织针下行,旧线圈从针钩内相对织针上移退圈至针杆处,针头在织针下行过程中径向向外偏移,针钩从新纱线内侧经过,
升针成圈——织针上行,针钩向上钩拉新纱线形成新线圈,旧线圈从针杆上相对织针下移至从针头脱出套在新线圈上,针头在织针上行过程中径向向内偏移复位,
所述下针成圈步骤包括
升针退圈——织针上行,旧线圈从针钩内相对织针下移退圈至针杆处,针头在织针上行过程中径向向外偏移,针钩从新纱线内侧经过,
降针成圈——织针下行,针钩向下钩拉新纱线形成新线圈,旧线圈从针杆上相对织针上移从针头脱出套在新线圈上,针头在织针下行过程中径向向内偏移复位,
所述上针和下针在行针过程中,针头径向最大偏移距离相同。
本发明突破了几百年来,普遍所认为的圆纬机织针只能沿针筒轴向直线运动的思维定式,创造性地提出一种包含沿针筒转向和径向两个方向复合动作的织针行针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雷钟,未经蒋雷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和具有它的挂烫机
- 下一篇:一种导电丝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