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提花织物的整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5314.3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柴方军;王瑶;鲁斐;林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天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9 | 分类号: | D06M15/59;D06M15/564;D06M15/248;D06M15/643;B01D5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2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甲醛 功能 提花 织物 整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提花织物的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8-0.09mg/m³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0.6mg/m³,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人类有70%的病症与室内环境有关,我国每年有12万人死于室内污染,90%以上的幼儿白血病患者都是住进新装修房一年内患病的。
甲醛清除剂的原理,也就是甲醛清除剂的作用机理,它决定了甲醛清除剂产品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可以说是甲醛清除剂产品的基础核心问题。总结概括起来甲醛清除剂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四种,分别是中和反应类、催化分解类、氧化还原类、封闭封堵类。
中和反应类甲醛清除剂的原理是中和反应,也称高分子聚合反应。简单地说,就是在常温条件下,产品在水份渗透的带动下进入板材等污染源中,与游离甲醛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稳定不可逆的树脂类固体物,反应过程没有挥发物不产生二次污染,解决了污染源中现有的游离甲醛问题。反应生产的不可逆树脂固定物,留存在游离甲醛挥发必须的细微孔隙中,起到阻止外界的潮气进入,减少甚至杜绝了脲醛树脂胶遇潮分解的问题。
催化分解类甲醛清除剂的原理是催化分解,也就是利用催化剂催化空气中的氧气和有机污染物发生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从而把甲醛等有机污染物分解掉,常见的催化剂有光触媒类的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硫化镉(CdS)等和冷触媒类。催化剂可以催化分解多种有机污染物,而且催化分解甲醛的能力弱于分解其他有机污染物。
氧化还原类甲醛清除剂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就是利用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与甲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清除甲醛的效果。就是利用氯的氧化性进行氧化分解掉甲醛等多种有机污染物,相同原理的还有臭氧室内空气污染物等。二氧化氯的装修除味剂属于此类。
封闭封堵类的甲醛清除剂原理是封堵,也就是利用产品成膜的特性,部分或完全封堵住不让甲醛挥发出来。但是这类产品实际效果非常有限,现实生活、工作环境下的污染源我们无法把它封堵住,严格地说,这类产品不能叫甲醛清除剂,而是甲醛封闭剂。
甲醛捕捉剂是一种氨基化合物,它可与甲醛发生脱水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HCHO——>~N=CH2+H2O
(FC)(甲醛)(稳定的合成物)(水)
此反应在常温中也可快速进行,并且不会发生逆反应,再分解出甲醛。这类反应不仅局限于液相之间而且也适用于固相与气相。还有的部份是液蜡封闭型。可以直接封闭人造板的甲醛释放。以及类似液体活性炭级别的多孔类吸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提花织物的整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除甲醛功能的提花织物的整理工艺,将染色后的提花织物进行除甲醛整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将甲醛去除剂加入涂层树脂中,通过涂层整理的方法附着在提花织物上。
所述的甲醛去除剂为具有吸附、分解和中和甲醛功能的市售甲醛去除剂。
所述的甲醛去除剂加入涂层树脂的量为涂层树脂重量的0.1~1%。
所述的涂层树脂包括PA树脂、PU树脂、PVC树脂或有机硅树脂。
所述的涂层整理方法是将添加有甲醛去除剂的涂层树脂涂刮在提花织物上,涂刮的次数为3-6次,涂层的厚度为1~1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天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天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油绳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