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跳频喷泉码系统及其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5020.0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卜祥元;卢继华;张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B1/7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系统 及其 传输 方法 | ||
1.一种跳频喷泉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信道和接收机三部分;
其中,发射机包括信号源、喷泉信道编码模块、交织模块、调制模块和跳频模块;
信道为连续/随机删除信道;
接收机包括解跳频模块、信息解调模块、解交织模块、喷泉信道解码模块及判决统计模块;
发射机与信道相连,信道与接收机相连;发射机中,信号源的输出传给喷泉信道编码模块,喷泉信道编码模块的输出传给交织模块,交织模块的输出传给调制模块,调制模块的输出传给跳频模块;接收机中,解跳频模块的输出传给解调模块,解调模块的输出传给解交织模块,解交织模块的输出传给喷泉码解码模块。
2.一种跳频喷泉码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发射机中信号源将待发送信息比特组成若干个长度为N比特的信息比特帧;
步骤二、喷泉码编码器对步骤一中生成的一个信息比特帧进行喷泉编码,生成的喷泉编码帧长度为K比特;编码器不断地对当前信息比特帧进行喷泉编码产生喷泉编码帧,直到收到接收端发来的的反馈信息,开始对下一信息比特帧的喷泉编码;
其中,步骤二中所述的喷泉编码采用LT码或Raptor码;
步骤三、喷泉码编码器将步骤二中进行编码后产生的喷泉编码帧送至比特交织器中,以喷泉码编码的一帧为单位进行比特级交织;随后将经过比特交织的编码帧按照MQAM调制类型的星座图生成发送符号帧,其中M表示QAM调制的阶数;经过MQAM调制后生成的符号帧长度为K/M符号;
步骤四、将经步骤三中生成符号帧通过跳频调制器,按照跳频频率表将数据符号送到不同的频率点上发送出,经无线信道到达接收端;
步骤五、接收端通过校正本地时钟实现与发射端时钟达到一致,实现同步过程,使接收端的跳变频率序列及跳变时间均与发射端相同,得到与发送端一致的跳频图案;
步骤六、接收端将步骤四中经过无线信道到达接收端的信号生成接收符号帧,与步骤四中生成的跳频图案相乘,完成对接收的跳频信号解跳,得到长度为K/M的符号帧;
步骤七、接收端将步骤六中生成的符号帧进行解调,得到接收比特信息帧,帧的长度为K比特;接收比特信息帧进入与发送端对应的解交织器,对比特信息进行解交织,解交织长度为K比特;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所得结交之后的比特信息帧进行喷泉码译码,并检测是其中是否还有不确定的比特位:若仍有不确定的比特位,则继续本帧的喷泉译码;若检测后没有不确定的比特位,则向信源发送反馈信息,要求信源发送下一个信息比特帧;
经过上述八个步骤即完成了喷泉码跳频通信系统一个帧的传输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50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子书自动跨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