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能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09251.0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6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德民 |
主分类号: | H02K21/24 | 分类号: | H02K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11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能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池,本电池涉及电磁感应和旋转动力学动能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池都属于化学电池,既将电能储存在化学物质里面,与本发明将电能储存成动能有明显不同,由于化学电池中的化学物质反应能量有限,不受控制等问题,所以存在储能少、电池寿命短和其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环境等问题,由于动能是不受能量限制的表现能,具有储能大、电池寿命长和废弃后不污染环境等的一系列优点,在电磁技术方面,虽然人们对电磁互换技术很成熟,但很少人将电能利用电磁感应转化为储存的动能。动能是一种表现能,由于在地球上,存在着的动能几乎都受到抑制动能的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几乎没有人涉足动能的储能领域。怎样在地球上把动能储存起来成了科学界争论的重点,细想一下,动能不仅仅是物体高速运动才有的能量,物体自身转动也具有动能,如地球自转,只有把能量储存成物体自转的动能,才能较好的利用动能,才能解决上述的电池问题。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现实电池储能少、电池寿命短和其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环境等问题,克服前人无法利用动能的技术障碍,具有储能大、电池寿命长和废弃后不污染环境等的优点,能达到利用动能储能的技术。
2.技术方案:分为,外壳、转子、定子、隔磁罩、线圈、铁圈,需要两块互相小于各自矫顽力的永久磁铁分别做定子(图1,3)和转子(图1,2),定子中间为空洞图2,定子和转子相对与对方反向充磁,利用磁铁同极互斥的原理,将圆柱体永久磁铁托起(具体托起方式查看具体实施方式),然后外面罩上圆柱体下外壳密封起来,抽干里面的空气,整个外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外壳上表面,上下外壳侧面和空洞的侧面为坡莫合金制作的隔磁罩(图1,4)既除下外壳上下表面没有隔磁装置外,其它表面均有隔磁罩,然后在外壳外面缠满铜线图2、图3,铜线互不接触,使电流沿下外壳下表面流到圆柱中心,然后顺着圆柱中心的空洞向上流出空洞,又从上外壳上表面沿外壳流到上外壳下表面,然后又沿中心的空洞向上流到上外壳上表面,然后又从上外壳上表面沿外壳流到下外壳下表面,一直到负极,并且每支下外壳上下表面的导线所在的直线过定子的对称轴与上下表面的交点,根据安培定则,下外壳上下表面每根导线受力方向与导线垂直指向转子转动的反方向,永磁体所发出的干扰的磁感线大部分都被包裹或消弱在隔磁罩里面,如同外面的线圈距离磁铁很远,然后给线圈通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同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转子也受力,就会转动,由于里面没有空气下面又用磁铁托起,所以相当于在外太空不受到摩擦力,他会匀速自转下去具有能量,由于动能增大的原因,电流会逐渐增加,应在电流接入点外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根据充电时间适时减小充电电压,充完电后再闭合放电,动能又经过电磁感应转化为电能。此电池只充直流电,这样,经过改装,可以接收闪电。
3.有益效果:本动能电池由于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所以具有显而易见的储存能量大,寿命长和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的横向抛面图。其中1为外壳,2为转子,3为定子,4为隔磁罩
图2是玻璃外壳和线圈的平面图。1为外壳,2转子3定子,4指示为外壳表面为隔磁罩,5线圈。
图3为线圈和外壳的缠绕立体图。由铜线从下外壳底面向里沿下外壳和上外壳分别绕24圈,图中只绕了4圈,线圈为直径1毫米的铜线。
图4为铁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分为,外壳(图1,1)、转子(图1,2)、定子(图1,3)、隔磁罩(图1,4)、线圈(图2,5),铁架(图4)需要两块互相小于各自矫顽力的永久磁铁分别做定子图1,3和转子图1,2,定子直径8厘米,并且是一个母线和地面成30度角度的圆锥体,转子为底面直径长20厘米高2厘米的永磁体,转子下表面中间有一个直径8厘米的凹陷,凹陷中间有直径2厘米的空洞图2,利用磁铁同极互斥的原理,将圆柱体永久磁铁转子托起,由于磁极相同,转子中间又是凹陷图1,所以它会悬浮,然后在转子外面罩上圆柱体下外壳密封起来,抽干里面的空气,然后在外壳外面缠满铜线,铜线从下外壳底面向里沿下外壳和上外壳分别绕24圈图3(图中只绕了4圈),既上外壳下表面为24根导线,下外壳下表面也为24根导线图2图3,线圈为直径1毫米的铜线。铜线互不接触,使电流沿下外壳下表面流到圆柱中心,然后顺着圆柱中心的空洞向上流出空洞,又从上外壳上表面沿外壳流到上外壳下表面,然后又沿中心的空洞向上流到上外壳上表面,然后又从上外壳上表面沿外壳流到下外壳下表面,一直到负极,并且每支下外壳上下表面的导线所在的直线过定子的对称轴与上下表面的交点,由于下表面的定子的作用,使得转子受力上下不均衡,使上外壳下表面的导线从铁架上方绕过,铁架上方为直径8厘米的铁圈,下方为连接在铁圈上的三根腿图4,通电后,根据安培定则,下外壳上下表面每根导线受力方向与导线垂直指向转子转动的反方向,永磁体所发出的干扰的磁感线大部分都被包裹或消弱在隔磁罩里面,如同外面的线圈距离磁铁很远,然后给线圈通电,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同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转子也受力,就会转动,由于里面没有空气下面又用磁铁托起,所以相当于在外太空中不受到摩擦力,他会匀速自转下去具有能量,由于动能增大的原因,电流会逐渐增加,应在电流接入点外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根据充电时间适时减小充电电压,充完电后再闭合放电,动能又经过电磁感应转化为电能。此电池只充直流电,改装后可以用来接收闪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德民,未经吴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组织提供流体流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性活性炭吸附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