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9099.6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范萍;黄方麟;钟明强;孔丹萍;赵蓓鸳;王博;周永厅;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晓普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替 层状 氧化 石墨 聚乙烯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是由20~100nm厚度的氧化石墨烯层与0.03~2.4μm厚度的聚乙烯醇层交替堆积组成的0.7~56μm厚度的层状介电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石墨烯的直径为2~6μm,厚度为2~1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是将石墨经hummers方法或改性hummers方法制备得到的单片或多片堆叠的氧化石墨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按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在水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粉末,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与水等体积的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终浓度1~3g/L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2)聚乙烯醇固体加入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制得30~100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用浸渍提拉法或旋涂法在基底表面制得0.03~2.4μm厚度的均匀薄膜,干燥得到第一层聚乙烯醇层;
(4)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用浸渍提拉法或旋涂法在第一层聚乙烯醇层上制得20~100nm厚度的均匀薄膜,干燥得到第一层氧化石墨烯层;
(5)重复操作步骤(3)和步骤(4),得到氧化石墨烯层与聚乙烯醇层交替堆积的复合薄膜,放入质量浓度3%-9%的交联剂溶液中浸泡20-40min,干燥,制得0.7~56μm厚度的层状介电材料,即为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水中加入氧化石墨烯粉末,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与水等体积的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终浓度1~3g/L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
(2)聚乙烯醇固体加入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制得30~100g/L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用浸渍提拉法或旋涂法在基底表面制得0.03~2.4μm厚度的均匀薄膜,干燥得到第一层聚乙烯醇层;
(4)将步骤(1)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悬浮液用浸渍提拉法或旋涂法在第一层聚乙烯醇层上制得20~100nm厚度的均匀薄膜,干燥得到第一层氧化石墨烯层;
(5)重复操作步骤(3)和步骤(4),得到氧化石墨烯层与聚乙烯醇层交替堆积的复合薄膜,放入质量浓度3%-9%的交联剂溶液中浸泡20-40min,干燥,制得0.7~56μm厚度的层状介电材料,即为交替层状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介电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交联剂为乙二醛、戊二醛、硼酸或硼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90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除四点支撑机电式车载平台虚腿的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供水测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