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体去除废水中蒽醌类化合物工艺技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05890.X 申请日: 2013-09-09
公开(公告)号: CN103482772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张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12N1/14;C12R1/645;C02F101/3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地址: 21201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原毛 平革菌 菌体 去除 水中 蒽醌类 化合物 工艺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特指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体去除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废水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将原废水浓缩或稀释至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在0.05~1克/升后,投入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体,通气搅拌反应去除蒽醌类化合物。应用此工艺蒽醌类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到60~100%。

 

背景技术

蒽醌化合物种类繁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颜色鲜艳,范围广,因而在纺织、印染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不仅可用于涤纶及混纺织物的印染,还可用于锦纶、腈纶、丙纶、醋纤、羊毛、丝绸的印染。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升, 偶氮染料禁用范围扩大, 也使得蒽醌染料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使其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蒽醌类化合物不仅生产废水水量大,而且该化合物色度高,溶解度低!熔点高!性质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又具有较高的亲脂性,直接排放的污水中蒽醌通过沉降!食物链富集等作用可长期滞留于水体!土壤!沉积物和空气中。因此探索有效降解蒽醌类化合物的技术,对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废水的处理专利有几项,但是主要方法是蒽醌的回收利用、微生物降解以及氧化去除。如专利“1,4-二羟基蒽醌生产废水的治理和资源回收方法”(申请号00112386.6)公开了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再用氢氧化钠解析回收利用1,4-二羟基蒽醌生产废水中的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专利“一种1,4-二羟基蒽醌工艺废水的回收方法” (申请号 200410013484.X)公开了利用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和干燥等技术回收利用蒽醌的方法。专利“鞘氨醇单胞菌属菌株及其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申请号 200410020832.6)公开了鞘氨醇单胞菌菌株,在蒽醌染料废水脱色中应用,该菌脱色能力强,降解速度快,但是只能适合于低浓度蒽醌废水;还有采用电化学氧化(专利号200910029887.6)和光催化氧化(200710011629.6),这两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处理。与这些方法相关论文也有不少报道。另外一些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报道了黄孢原毛平革菌吸附降解蒽醌类化合物机制进行了研究,但是未涉及其工艺技术。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的研究,摸索出一种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菌体,在通气和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去除废水中蒽醌类化合物工艺,该工艺时间短,去除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废水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技术。废水经过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后,其蒽醌类化合物去除率可到达60~100%。

本发明一种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蒽醌类化合物工艺技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以黄孢原毛平革菌为出发菌株,进行试管扩大培养、液体摇瓶培养、菌体液体扩大培养,离心收集菌体,然后用菌体去除废水中蒽醌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用的菌种是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的任意一株菌种,如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CGMC)、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MCC)、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CVCC)和抗生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等保藏的菌种。

本发明所适用的废水是任意一种含蒽醌类化合物的废水,如发酵法生产蒽醌类化合物的废液、从植物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废液或者以蒽醌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其他产品的废液。

其中所述的试管扩大培养中的扩大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诸葛健、王正祥主编的“工业微生物实验技术手册”,1994,367页。

其中所述的液体摇瓶培养中和菌体液体扩大培养中的液体摇瓶培养基和液体菌体培养基均为:葡萄糖5~30克/升,蛋白胨0~5克/升,酵母膏0~5克/升,硫酸镁0.2~1,吐温-80 0.5~10,磷酸二氢钾2~9,pH5~8,120~140℃灭菌20~40分钟。

其中所述的摇瓶培养工艺条件为,接种3-5块黄孢原毛平革菌试管斜面菌体(5×5mm)于装有40~120 mL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在转速:150转/分,25~35℃,培养24~72小时。其中所述的菌体培养工艺为,按1~20%(体积比)的接种量将摇瓶培养种子液接种到液体菌体扩大培养工艺为,在温度25~35℃,搅拌转速50~200转/分,通气量0.2~2:1体积/体积/分钟(通气气体体积/发酵液体积/分钟),培养18~72小时;培养液经过3000~6000rpm离心5~20分钟,得到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5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