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模、高强、高耐热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01765.1 申请日: 2013-09-06
公开(公告)号: CN103497484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8
发明(设计)人: 房承宣;王军;马小丰;李建华;金旺;杨大志;刘莉莉;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 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59/00 分类号: C08L59/00;C08L59/04;C08K9/04;C08K9/06;C08K7/14;C08K7/06;C08K3/04;C08K3/38;C08K3/26;C08K5/134;C08K5/52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063018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强 耐热 甲醛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模、高强、高耐热聚甲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醛是一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良好耐腐蚀性、自润滑性、耐磨性、低吸水性、抗蠕变性等性能的工程塑料,已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化工等领域。但随着聚甲醛的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展,对其模量、力学强度、尺寸稳定性、耐热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甲醛的力学强度、刚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等性能,多采用纤维作为增强体,与聚甲醛复合提高材料性能,比如中国专利CN 102161812B以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用于耐磨聚甲醛齿轮材料,CN 202820021U以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为辅助材料与聚甲醛、聚碳酸酯复合制备行李箱塑料拉杆。现有碳纤维增强聚甲醛专利多针对摩擦、强度、刚性中的某种性能或应用的发明,且多以短切纤维为主。碳纤维具有超高模量、力学强度及耐热性能,因此,其加入到聚甲醛基体内可提高材料的拉伸、弯曲、抗冲击强度、弹性模量,改善耐热性。但是聚甲醛分子链显弱极性且规整度高,与纤维增强体相容性极差,当纤维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基体中容易产生团聚,难以实现均匀分散,容易造成缺陷或诱导裂纹的产生,致使复合材料的性能随着纤维含量增加而下降,对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尤其是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应用时,很难制备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此外,聚甲醛有着较快的结晶速度及较高的结晶度,易于形成大球晶,因而韧性差,缺口冲击强度低,制品收缩率大,不利于精密成型。因此,以传统工艺制备强度、模量、耐热性能都大幅提高的聚甲醛复合材料极难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高模、高强、高耐热聚甲醛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模、高强、高耐热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聚甲醛51~76%、经表面处理的增强纤维23~48%、抗氧剂0.5~1%、成核剂0.5~1%。

本发明所述增强纤维为碳纤维或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复合纤维,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均经偶联剂表面处理。所述碳纤维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表面处理;所述的玻璃纤维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表面处理。所述碳纤维在聚甲醛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含量13~28%。

本发明所述成核剂选自氮化硼、碳酸钙或聚酰胺。

本发明所述碳纤维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长丝,纤维直径5.0~7.0μm,抗拉伸强度为3.5~7.0GPa,弹性模量>200GPa;所述玻璃纤维为长玻璃纤维,纤维直径6~20μm。

本发明所述聚甲醛为共聚聚甲醛,熔融指数为9~28g/10min。

本发明所述抗氧剂为二缩三乙二醇双[β-(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方法采用上述的原料配比,该方法步骤为:(1)对碳纤维长丝进行表面处理:首先在350℃~450℃有氧条件下高温处理10~60min,再将钛酸酯偶联剂溶液涂覆在碳纤维表面,最后在真空干燥;

(2)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将玻璃纤维浸泡在预先配制的硅烷偶联剂溶液内,偶联剂溶液各组分的体积比为乙醇:水:硅烷偶联剂=90:7:3,浸泡20~60min后,真空干燥;

(3)将聚甲醛真空干燥后,与抗氧剂、成核剂混合并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聚甲醛预混料;

(4)将聚甲醛预混料放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料槽,经表面处理后的长纤维在双螺杆挤出机自然排气口加入,进行挤出、拉条、冷却、造粒,真空干燥后得到聚甲醛复合材料粒料。

本发明方法所述步骤(4)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各段温度控制在160~175℃,机头温度为170℃;螺杆转速110~130r·min-1,主喂料转数15~30r·min-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开滦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1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