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能生物合成1,2‑二氢睾内酯(testololactone)的简单青霉及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00600.2 申请日: 2013-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4419646B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吴洽庆;王玉;杨贝贝;陈曦;朱敦明;马延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C12P33/20;C12R1/8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00308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株能 生物 合成 二氢睾 内酯 testololactone 简单 青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合成1,2-二氢睾内酯(testololactone)的菌株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2-二氢睾内酯,英文名为testololactone,化学式为C19H24O3,分子量为302.41,白色或类白色粉末,CAS4416-57-3。1,2-二氢睾内酯作为一类激素类药物,是第一代芳香酶抑制剂。它能够抑制体内雌激素如雌二醇、雌酚酮的合成,使雌激素的产生减少,血液中雌激素的水平降低,用于假性性早熟的治疗。此外,它的衍生物在临床上用作细胞抗癌药和治疗男性不育等疾病(Dao T L.Estrogen synthesis in human breast tumor and its inhibition by testololactone and bromoandrostenedione.Cancer Research,1982,42:3338-3341;Cocconi G.First generation aromatase inhibitors--aminoglutethimide and testololactone.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1994,30:57-80)。

通过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转化法均可制备1,2-二氢睾内酯(testololactone)。有机化学合成上主要采用过氧化剂,但传统氧化剂大多是有毒和/或易爆的,对环境污染大(Zinczuk J,Bacigaluppo J A,Colombo M I.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cal synthesis of testolactone.Journal of the Brazilian Chemical Society,2003,14:970-974)。微生物转化法制备1,2-二氢睾内酯条件温和,有环境友好性,因而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到目前为止,能催化雄甾烷或孕甾烷甾体化合物生成1,2-二氢睾内酯的微生物主要为青霉和曲霉,例如黄绿青霉以孕酮,雄甾-4-烯-3,17-二酮等为底物制备1,2-二氢睾内酯,(Liu H M,Li H P,Shan L H.Synthesis of steroidal lactone by penicillium citreo-viride.Steroids,2006,71(11-12):931-934),其底物投料浓度为1g/L,转化时间5天,1,2-二氢睾内酯最高产率为73%;卡地干酪青霉以孕酮,3β-羟基-5-雄烯-17-酮,雄甾-4-烯-3,17-二酮等为底物制备1,2-二氢睾内酯,(Kolek T,Szpineter A,S'wizdor A.Studies on Baeyer-Villiger oxidation of steroids:DHEA and pregnenolone D-lactonization pathways in Penicillium camemberti AM83.Steroids,2009,74:859-862),其底物投料浓度仅为0.67g/L;溜曲霉转化17a-羟基孕酮,脱氧皮质酮为1,2-二氢睾内酯,底物投料 浓度低,副产物多且产率低(Hunter A C,Carragher N E.Flexibility of the endogenous progesterone lactonisation pathway in Aspergillus tamarii KITA:transformation of a series of cortical steroid analogues.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2003,87:301-308)。尽管已有上述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存在底物投料浓度低,转化时间长,副产物多等问题,仍需要探索利用不同菌种转化不同甾体底物制备1,2-二氢睾内酯的研究,从而提高投料浓度和产率,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