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备用装置及具备该网络备用装置的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0001.0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4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辛建一;金在哲;李承宰;安基贤;李始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S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金光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单元 备用装置 网络设备 发生故障 交换模块 网络系统 网络 发送 切换单元 数据分配 集聚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网络备用装置及具备其的网络系统。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网络备用装置包括:第一接入单元,分别接入于第一网络设备所具备的一个以上端口;第二接入单元,分别接入于一个以上第二网络设备;第三接入单元,接入于第三网络设备;交换模块,集聚由被切换的第二接入单元发送的数据并传递至第三接入单元,将由第三接入单元发送的数据分配至被切换的第二接入单元;以及切换单元,当第一网络设备所具备的端口发生故障时,将与发生故障的端口对应的第二接入单元切换至交换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网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简化以及最小化备用网络设备的构成的网络备用装置及具备该网络备用装置的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近距离通信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企业或公共机关等处大多数的业务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职员之间为了相互共享并交换数据,相互连接个人计算机从而构建网络环境的情形呈增加的趋势。并且,由于产业现场中构建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因此通过网络来控制生产设备的情况也较普遍。
图1是示出一般的网络系统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1,网络系统包括:服务器群10、服务器群开关20、分配开关30、终端开关40以及终端装置50。
在此,服务器群10、服务器群开关20以及分配开关30实现双重化,从而即使主装置发生了故障,还能使用辅助装置来无中断地运转网络。但是,针对终端开关40而言,其数量明显多于服务器群开关20以及分配开关30,因此双重化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并且因未被标准化的终端装置50的特性,难以实现双重化结构,从而只能以单一结构实现终端装置50网络。此时,随着终端开关40以单一结构来实现,当终端开关40发生故障时,会有网络通信被中断的问题。
对此,以下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如下的网络系统:使终端开关构成为双重化,因此即使终端开关发生了故障,也能无中断地维持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韩国国内授权专利公报10-0938738(2010.01.26)
图2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网络系统的备用方式的图。
参照图2来说明现有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开关401、备用网络开关405、终端装置500以及网络备用装置600。
在此,各个终端装置500通过网络备用装置600而分别对应地连接到网络开关401。网络备用装置600起到将五个网络开关401中的发生故障的某一个网络开关切换为备用网路开关405的作用。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由于该系统为n个网络开关401通过一个备用网络开关405来实现备用的n:1备用网络系统,因此备用网络开关405中需要事先进行根据分别作为n个网络开关401的备用而使用的情形的各种环境设置(Configuration),因此备用网络开关405的构成变得复杂。此时,备用网络开关405需要1:1地代替发生故障的网络开关本身,因此备用网络开关405应形成为与网络开关401相同的大小以及结构。
并且,网络备用装置600将n个网络开关401中发生故障的某一个网络开关切换为备用网络开关405,因此当多个网络开关发生故障时,需要设置针对将哪个网络开关切换为备用网络开关405的优先顺序,并且需要对于发生故障的网络开关相互比较优先顺序,因此存在通过网络备用装置600的备用过程复杂的问题。
并且,现有技术中,为了根据网络开关401的数量而不浪费网络备用装置600的端口,需要制作具备各种端口数量的网络备用装置600,这是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备用网络设备以及备用过程的网络备用装置及具备该网络备用装置的网络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S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S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000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