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水保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8890.1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8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珊;周玉生;刘建辉;郭娟丽;周明吉;高双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周建秋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水 保湿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沙漠固沙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水保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发生土地荒漠化的潜在面积为33170万公顷,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4.6%。
2012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工程区范围由原来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扩大至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总投资为877.92亿元。
固沙技术一般存在三种方法:植被固沙、物理固沙、化学固沙、综合固沙等。
植被固沙为常见技术和方法,但是对于流动沙丘,植被存活率基本为零;化学固沙始于20世纪30年代,迄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1934年,前苏联首先开展了沥青乳液固沙试验。综合固沙则是在物理固沙基础上附加上蓄水保湿材料,再在蓄水保湿层进行植被等一体化技术方法。在实际施工中,综合固沙还不占主导地位。几十年来几乎都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受固沙效果、成本、施工条件、环保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综合固沙还没有出现实际的应用实例。 而且到目前为止,国家对固沙材料没有性能标准。
目前固沙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规模大,固沙实施困难,尤其是流动沙丘的固沙技术难;
(2)就目前来说,植被固沙较易实施,其他的固沙成本都较高;
(3)沙丘面积大、多松软,施工车辆进入沙丘困难;
(4)固沙后的后期维护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植被固沙效果不大、物理固沙困难、化学固沙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综合固沙从三种方法中取长补短,利用蓄水保湿材料的复配物进行固沙,控制一定成本,简化施工程序,最终达到长期固沙和植被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蓄水保湿材料,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水 1000,
保水剂 5 -10,
棉溶胶40-70,
沙 100 -250,
水泥30 – 60;
其中,所述保水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100-150℃下,造纸废液蒸发至固含量为20%-45%;2)100-150℃下,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重量为该悬浮液重量1~3%的淀粉充分搅拌,干燥,得到保水剂;
所述棉溶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废棉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蒸煮,得到棉溶胶。
优选地,所述保水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100-150℃下,造纸废液蒸发至固含量为20%-45%;2)100-150℃下,步骤1)得到的悬浮液中加入重量为该悬浮液重量1.5%的淀粉充分搅拌,干燥,得到保水剂。
优选地,所述棉溶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在废棉中加入浓度≥9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废棉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总重量的3%-8%,120-150℃蒸煮4-6 h,得到棉溶胶。
优选地,在废棉中加入浓度≥9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加入量为废棉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总重量的5%,130℃蒸煮4-6 h,得到棉溶胶。
优选地,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
水 1000,
保水剂 8,
棉溶胶 65,
沙 250,
水泥 45。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蓄水保湿材料的制备方法, 水与保水剂混合加班均匀后加入棉溶胶,搅拌均匀后加入水泥和沙,继续搅拌均匀,得到蓄水保湿材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保湿材料利用模具成型为板状。
本发明提供上述蓄水保湿材料的应用,将蓄水保湿材料覆盖于沙漠中,于蓄水保湿材料上植被绿化植物。
本发明与之前蓄水保湿材料相比,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能够在流沙中进行植被;
2)利用造纸厂的废液,环保;
3)保水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为工业级氢氧化钠溶液(浓度≥96%, GB 209-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8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