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的无编程数控铣床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5936.4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威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18 | 分类号: | G05B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高文迪 |
地址: | 311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自动识别 软件 编程 数控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关于一种数控铣床,尤其是关于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的无编程数控铣床。
背景技术
数控铣床引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但数控铣床是靠程序控制的自动加工机床,所以其结构也与普通铣床有很大区别。它具有零件加工的适应性强、灵活性好,能加工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类零件、壳体类零件等;能加工普通机床无法加工或很难加工的零件,如用数学模型描述的复杂曲线零件以及三维空间曲面类零件;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目前数控装置的脉冲当量一般为0.001mm,高精度的数控系统可达0.1μm,另外,数控加工还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生产效率高,数控铣床一般不需要使用专用夹具等专用工艺设备,在更换工件时只需调用存储于数控装置中的加工程序、装夹工具和调整刀具数据即可,因而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其次,数控铣床具有铣床、镗床、钻床的功能,使工序高度集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数控铣床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都是无级变速的,因此有利于选择最佳切削用量。虽然目前的数控铣床具备了上述的优点,但是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现有的数控铣床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数控编程被输入,而且编程的过程相应繁琐,增加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需编程,方便操作的数控铣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无编程数控铣床,包括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控铣床中的电脑的信号端接菜单式数据显示屏的信号端,电脑内部置有能够读取技术图纸且识别成形的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电脑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铣床电器控制器。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无编程数控铣床中,所述的自动识别软件系统包括输入数据模块,输入数据模块下方依次连接有数据判断模块,自动生成走刀经模块、测量尺寸精度模块以及再加工模块。
在上述的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无编程数控铣床中,所述的数据判断模块内设有数据修改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自动识别软件系统能够读取相应的技术图纸,从而自动形成相应的程序进行加工,实现了操作简单,无需人工再编程,缩减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无编程数控铣床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自动识别软件系统的无编程数控铣床,包括数控铣床,所述的数控铣床中的电脑的信号端接菜单式数据显示屏的信号端,电脑内部置有能够读取技术图纸且识别成形的自动识别软件系统,所述的自动识别软件系统包括输入数据模块1,输入数据模块下方依次连接有数据判断模块2,自动生成走刀经模块3、测量尺寸精度模块4以及再加工模块5。另外,数据判断模块内设有数据修改模块6。电脑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铣床电器控制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威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威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5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琥珀酸索利那新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