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通话记录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94743.7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8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左建光;王金龙;刘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通话记录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通话记录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具有越来越强大的处理能力,这些终端设备成为人们沟通的常用设备。很多时候用户收到未接电话,并不方便回拨电话,需要通过回复信息与联系人进行沟通。
目前,给未接来电的联系人回复信息时,通常是在未接来电列表中选择联系人,弹出联系人的详细资料后在详细资料中选择发送信息的选项。或者,用户直接启用发送信息的功能,将未接来电的联系人作为信息的收件人。
然而,这样的操作步骤相对繁琐,需要多步操作才能进行信息回复,尤其当用户繁忙时占用用户较多的时间,因此亟需解决目前的信息回复方式的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处理通话记录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实现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通过通话记录向联系人直接发送信息,简化了发送信息的步骤,简化了处理流程,为用户节约了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处理通话记录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监听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
当监听到的手势操作是对通话记录界面中任一通话记录的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时,调用发送信息功能,并将所述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作为信息的收件人。
本功能实施例根据简单的操作即可通过通话记录向联系人直接发送信息,简化了发送信息的步骤,为用户节约时间。
优选的,所述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包括:单指向右滑动、多指向左滑动、多指向右滑动、单指向上滑动、单指向下滑动、多指向上滑动、多指向下滑动、单指点击、多指点击、单指按压和/或多指按压。
优选的,监听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
检测所述手势操作的合法性。
本方案中对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的合法性的检测,能够提高手势操作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误操作。
优选的,当监听到的手势操作是对通话记录界面中任一通话记录的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终端设备中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所有应用;
接收对显示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选择指令。
本方案可以让用户选择应用,然后使用用户选择的应用发送信息,使得信息发送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便于用户与联系人进行沟通。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预先构建的应用设置界面中对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选择指令;
将被选择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设置为对通话记录执行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后发送信息的应用。
本方案可以让用户设置应用,根据用户的设置调用默认应用发送信息,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发送信息,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的,所述调用发送信息功能包括:调用本地号码所绑定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发送信息功能。本方案直接调用与用户的电话号码绑定的应用,简化回复信息的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优选的,当所述联系人为已标注称谓的联系人时,在信息的收件人处显示所述联系人的称谓。本方案显示联系人的称谓以便于用户确认收件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处理通话记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
调用模块,用于当监听到的手势操作是对通话记录界面中任一通话记录的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时,调用发送信息功能,并将所述通话记录中的联系人作为信息的收件人。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通话记录界面的手势操作;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手势操作的合法性。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终端设备中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所有应用;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显示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选择指令。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预先构建的应用设置界面中对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选择指令;
设置模块,用于将被选择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设置为对通话记录执行预设发送信息手势操作后发送信息的默认应用。
优选的,所述调用模块用于调用本地号码所绑定的具有发送信息功能的应用的发送信息功能。
优选的,所述调用模块用于当所述联系人为已标注称谓的联系人时,在信息的收件人处显示所述联系人的称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