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3942.6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鲍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抗菌 导电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纤维,尤其是一种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功能性纤维是目前纺织材料领域的开发热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对于现代纺织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原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保健和绿色的需求,一些功能性防护产品的开发也要求原材料有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具有蓬松的手感,良好的抗菌效果,并且电磁屏蔽功能强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包括中空纤维本体,其特征是:在该中空纤维本体的内表面设有镀银层。
所述中空纤维本体的外径为22~24μm,中空纤维本体的内径为11~12μm。
所述中空银抗菌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空纤维的两端分别密封于不相连通的容器中,并将中空纤维的一端置于AgNO3溶液中,中空纤维的另一端置于空置的容器中;所述AgNO3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3%;
(2)向盛有AgNO3溶液的容器中通压缩空气,对中空纤维另一端的空置容器抽真空,在中空纤维的两端产生压力差为24~28atm,使AgNO3溶液由中空纤维的一端灌入中空纤维的内腔中;
(3)保持中空纤维两端的压力差为24~28atm,向盛有AgNO3溶液的容器中加入浓度为1.5~3%的氨水溶液,再加入乙醛,每500ml的AgNO3溶液中加10~15ml氨水溶液和10~15ml乙醛;加入完毕,继续保持压差15~45分钟,再将中空纤维置于60~65℃水浴中加热,反应时间为2~4小时在中空纤维的内壁上生成粒径为0.1~0.5μm的银颗粒,即得到所述的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
所述中空纤维为涤纶中空纤维。
所述中空抗菌导电纤维的载银量为0.2~0.8mg/g。
本发明所述中空银抗菌导电纤维不仅具有中空纤维的透气性和蓬松的特点,还具有导电效果,可以有效防止静电荷的积聚,具有抗静电和防电磁辐射的功能,并且由于银抗菌纤维粒子均一,能够有效的防止和杀死细菌,具有抗菌保健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半剖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的横断面电镜图。
图4为不同载银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图。
图5为不同载银量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性能图。
图6为不同载银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的示意图。
图7为不同载银量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所述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包括中空纤维本体1,在该中空纤维本体1的内表面设有镀银层2;所述中空纤维本体1的外径为22~24μm,中空纤维本体1的内径为11~12μm。
实施例一:一种中空银抗菌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涤纶中空纤维的两端分别密封于不相连通的容器中,并将涤纶中空纤维的一端置于AgNO3溶液中,涤纶中空纤维的另一端置于空置的容器中;所述AgNO3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5%;
(2)向盛有AgNO3溶液的容器中通压缩空气,对涤纶中空纤维另一端的空置容器抽真空,在涤纶中空纤维的两端产生压力差为24atm,使AgNO3溶液由涤纶中空纤维的一端灌入涤纶中空纤维的内腔中;
(3)保持涤纶中空纤维两端的压力差为24atm,向盛有AgNO3溶液的容器中加入浓度为1.5%的氨水溶液,再加入乙醛,每500ml的AgNO3溶液中加10ml氨水溶液和10ml乙醛;加入完毕,继续保持压差15分钟,再将涤纶中空纤维置于60℃水浴中加热,反应时间为4小时在涤纶中空纤维的内壁上生成粒径为0.1μm的银颗粒,即得到所述的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中空抗菌导电银纤维的载银量为0.2mg/g。
实施例二:一种中空银抗菌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3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悬挑结构支撑架的搭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纤接线盒专用塑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