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1077.1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张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3 | 分类号: | B60R16/033;B62D25/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太阳能 隔热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是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代步工具,然而车内经常会因为阳光的照射而导致车的内外温度较高,车漆容易老化退却,长时间的高温照射,会导致汽车加快老化的速度,不仅如此,长时间的暴晒还会导致汽车水箱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发动机功率的输出变得异常,而夏天车内温度高,需要长时间开空调,又会使空调系统的电路系统过热,何况,汽车轮胎气压受热也容易增加,易导致爆胎等等,可以说,汽车受高温的影响而出现故障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有数据显示,夏季是汽车维修的旺季。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遮阳板、清凉罩等汽车防晒用品,然而遮阳板只能遮挡汽车前面的阳光,清凉罩又太麻烦,而且使用时间过长车内空气不流通,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下降等,并不能真正的解决汽车防晒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片、发电装置、汽车及吸热膜和隔热膜构成的贴膜,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设于所述的汽车的顶部,所述的发电装置设于所述的汽车内部,并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连接,所述的吸热膜设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的下表面,所述的隔热膜紧贴于所述的汽车表面。
所述的发电装置包括充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所述的充电控制器与所述的逆变器连接,所述的蓄电池设于所述的充电控制器和所述的逆变器之间。
所述隔热膜采用透明材质。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在汽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片,并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底下安装了吸热膜,太阳能电池片吸收光能后能够为车内的小型用电器提供电能,吸热膜能够减少光能和热能的流失;同时在汽车的表面紧贴一层隔热膜,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防止汽车表面的油漆老化,同时有效的防止车内温度过高,避免汽车水箱内水的温度升幅过大等导致汽车出现故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汽车故障,并且能够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发电装置的使用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贴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发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车载太阳能隔热发电系统,它包括太阳能电池片1、发电装置2、汽车3及吸热膜4和隔热膜5构成的贴膜6,其中,所述的发电装置2包括充电控制器21、蓄电池22和逆变器23,所述的充电控制器21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1和所述的逆变器23连接,所述的蓄电池22设于所述的充电控制器21和所述的逆变器23之间,所述的发电装置2设于汽车3的内部,所述的吸热膜4设于太阳能电池片1的下表面,所述的隔热膜5紧贴于所述的汽车3的表面,所述隔热膜5采用透明材质。
本发明在工作时,当太阳光照射到汽车上时,设于汽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片1将会吸收大量的光能,此时设于太阳能电池片下面的吸热膜4会吸收大量的热能,阻止光的折射和热能的散失,然后太阳能电池片1制成的组件将会把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电能,再把电能输送到充电控制器21中,此时充电控制器21将会把电能传送到逆变器23中,逆变器23将对电能进行净化和稳压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电能为车内小型的用电器供电,与此同时汽车周围紧密贴着的隔热膜5将会把太阳光照射的热量与汽车3隔绝,从而达到隔热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张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张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91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警示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 下一篇:汽车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