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88905.6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林;丁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02 | 分类号: | B21C2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挤压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挤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轴类零件多采用热锻方式加工而成,即将坯料金属加热到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锻造加工。然而,热锻方式中加热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如果使用不清洁能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在热锻加工中还好造成坯料金属切削损失,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以节约能源,改善工作环境,并节约原材料,降低加工成本。
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对金属坯料加工成轴类零件形状;
将所述金属坯料缓慢加热到820℃到900℃,保温5至7小时,冷却到450℃到550℃;
去除所述金属坯料表面氧化皮;
在所述金属坯料表面涂润滑剂;
将所述金属坯料放入模具型腔中,通过压力机下行挤压成型。
优选地,将所述金属坯料缓慢加热到840℃、860℃或880℃。
优选地,保温5.5、6或6.5小时。
优选地,冷却到480℃、500℃或530℃。
优选地,采用酸洗、喷砂、喷丸或机械加工法除去所述金属坯料表面氧化皮。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金属坯料表面涂润滑剂,具体为:将去除氧化皮的金属坯料放在沸水中煮20至40分钟后取出。
本发明中,能大量减少切削加工,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原材料,降低制造零件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获得理想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冷挤压后金属的冷加工硬化,以及在零件内部形成合理的纤维流线分布,使零件的强度远高于原材料的强度,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可加工形状复杂的、难以切削加工的零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类零件的冷挤压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金属坯料加工成轴类零件形状。加工时用带锯床进行下料,保证毛坯端面的倾斜度在一定范围内,并保证工件的重量。
步骤102,将金属坯料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具体可以用井式炉进行无氧化退火,井式炉是周期式作业炉,适用于杆类,长轴类零件的热处理,炉身是圆筒形的深井,工件由专用吊车垂直装入炉内加热,具体工艺为:将金属坯料加热到820℃到900℃(例如820℃、840℃、860℃、880℃、900℃),保温5至7小时(例如5、5.5、6、6.5、7小时),随炉冷却到450℃到550℃(例如450℃、480℃、500℃、530℃、550℃等),打开炉盖空冷,使金属坯料的硬度为HB140-150。
步骤103,去除金属坯料表面氧化皮。金属坯料在加热状态下与空气接触会与氧反应生成氧化皮,可以酸洗、喷砂、喷丸或机械加工的方法除去。
步骤104,在金属坯料表面涂润滑剂。将去除氧化皮的金属坯料放在沸水中煮20至40分钟,例如30分钟左右,取出凉干后放入润滑剂中后拿出。
步骤105,冷挤压。将凉干后的金属坯料放入模具型腔中,通过压力机下行挤压成型,即可得到符合图纸的零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8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