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包悬浮夹杂捕集吸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6296.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科;张越;李泽林;梅雪辉;张丽娜;齐志宇;王晗桐;王荣;傅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悬浮 夹杂 吸收 方法 | ||
1.一种中间包悬浮夹杂捕集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包底部设置含CaCO3成分的堤堰构筑板,利用CaCO3成分的热爆裂特性,在浇注过程中自动生成形核中心和气泡动力,对连铸中间包内氧化物进行捕集和去除进入炉渣,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在中间包底部的中间包堤堰的旁边位于塞棒一侧砌筑堤堰构筑板,堤堰构筑板的尺寸为宽100~150mm、长1200~1300mm,其高度不高于中间包堤堰,其原料组成中的石灰石比例不少于30%,原料中石灰石粒度为8~12mm,构筑后养生24小时后需进行烘烤干燥,烘烤温度为120~130℃,烘烤时间不少于24小时;
2)浇注时,堤堰构筑板不断分解消耗,其分解时间不少于15分钟,分解过程中每分钟产生0.2~0.5NL的CO2气体,浇注过程中应保证开浇前期的中间包液位高度不少于500mm,钢水在中间包内的驻留时间不少于3.4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间包悬浮夹杂捕集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堰构筑板的外围设有用与中间包堤堰相同材料制成的加强壳,加强壳的厚度为1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62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