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臭氧石英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4891.0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龙;冯维娥;徐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6 | 分类号: | C03C3/06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石英 玻璃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玻璃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无臭氧石英玻璃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英玻璃能透过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生产过程中结构尺寸比较稳定、硬度强、热膨胀系数小,并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透过高、折射率低,具有很高的光学均匀性等特点,广泛用于医疗设备、电光源、电子、光纤通讯、仪表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石英玻璃已经成为现代民用工业、国防工业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提出了一种着色均一性好、透过率高、耐压力强、软化点高、不炸板、无气泡无气线、吸光范围宽的无臭氧石英玻璃板。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石英板的一种制备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臭氧石英玻璃板,其特点是:以高纯石英砂为基本重量份原料,配以占高纯石英砂4.5%-7.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添加剂,
其中微量元素添加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的:
二氧化钛TiO2 0.1-0.2、 氧化铕Eu2O3 0.2-0.3、
氧化铈CeO2 0.15-0.25、 氧化钕Nd2O3 0.15-0.25、
氢氧化铝AL(OH)3 0.12-0.14、 氧化锌ZnO 0.04-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微量元素添加剂的重量份为高纯石英砂的5.76%-6.2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采用SiO2含量大于99.999%,杂质含量低于3ppm,40目-150目的高纯石英砂。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上述无臭氧石英玻璃板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将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二氧化钛TiO2加浓硫酸溶解,制成酸性溶液Ⅰ,硫酸浓度为98%,
将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氧化铕Eu2O3、氧化钕Nd2O3、氢氧化铝AL(OH)3、氧化锌ZnO加入盐酸使之溶解,制成酸性溶液Ⅱ,盐酸浓度为36%-38%;
将微量元素添加剂中的氧化铈CeO2 加入氧化铈质量1%的协助剂羟胺(NH2OH),再加水,使之溶解,制成水溶液,羟胺(NH2OH)浓度为100%;
将上述三种溶液掺入高纯石英砂经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后,加温至1000℃-1100℃进行烘干膨化,然后进行筛选和磁选,去除金属杂质,再投入连熔炉熔炼,拉制成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连熔炉内温度在2150℃-2250℃的条件下,熔炼5-6小时后,进行拉制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整体板面着色制备工艺拉制成型的无臭氧石英玻璃板,着色均一性好、透过率高、耐压力强、软化点高、不炸板、无气泡无气线、吸光范围宽,其截止波长可达220mm-253mm,通过率83%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臭氧石英玻璃板,以高纯石英砂为基本重量份原料,配以占高纯石英砂4.5%-7.5%重量份的微量元素添加剂,采用SiO2含量大于99.999%,杂质含量低于3ppm,40目-150目的高纯石英砂。
其中微量元素添加剂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的:
二氧化钛TiO2 0.1-0.2、 氧化铕Eu2O3 0.2-0.3、
氧化铈CeO2 0.15-0.25、 氧化钕Nd2O3 0.15-0.25、
氢氧化铝AL(OH)3 0.12-0.14、 氧化锌ZnO 0.04-0.06。
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最佳重量份为高纯石英砂的5.76%-6.20%。
微量元素添加剂配方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市弘扬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4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模板
- 下一篇:压焊复合法制造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