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聚酯仿棉纤维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4455.3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翠云;张其泽;陈宇波;张太顺;解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6P1/16;D06P3/54;D06P5/10;D06M15/227;D06M15/64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酯 棉纤维 纺纱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纺织品,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聚酯仿棉纤维的混色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纺织化纤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而棉花缺口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为缓解棉花等天然纤维的不足,国家将进一步研发新一代高仿真差别化、功能化纤维,推进纺织新型高附加值、超仿真织物面料系列产品,作为“十二五”期间纺织、化纤共同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目前市场的超仿棉纤维均是本色纱线品种,由于染色和可纺性局限,在色纺纱领域还没有有效应用,是一项空白。Porel纤维是南京东华大学纤维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制成的改性聚酯纤维,为毛细管内腔中空结构的新型聚酯仿棉纤维。
该纤维属于阳离子改性涤纶,可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但在用于色纺时,存在染色深度低和纺纱织布后水洗时未染色Porel纤维易被沾污而变色的缺陷,因而在色纺生产中不能用阳离子染料对Porel纤维进行染色。同时Porel纤维也可选择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但Porel纤维具有中空的蜂窝状结构,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后中空部位的浮色染料很难清洗干净,而且这种结构又非常容易吸附浮色染料,使得制成的色纺纱在水洗时非常容易沾污变色,因而也不能用常规分散染料进行染色。此外,在纤维染色过程中,纤维原有的油剂已被完全处理干净,再经过高温高压,纤维原有的性能及手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色纤强力明显下降,纤维长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比电阻呈现几何倍数的增加,手感偏软、偏涩或过滑,使得染色后的纤维可纺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该种纱线具有柔软、抗起球、导湿快干、轻薄、隔热、保暖等功能性,非常适合用作保暖内衣面料及吸湿速干衣面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所述的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所用的原料散纤维中至少含有30-100wt%的Porel纤维,所述Porel纤维中含有染色的Porel纤维,所述染色的Porel纤维是在色纺纺纱工艺的原料散纤维染色步骤中,采用带有酯基的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进行染色获得。
所述的Porel散纤维中染色的Porel纤维选自一种或多种颜色。
所述的Porel散纤维中未染色的Porel纤维为本白Porel纤维。
所述的原料散纤维包括Porel纤维和普通聚酯纤维。
所述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为5tex-60tex的单纱或股线。
优选地,所述的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所用的原料散纤维中至少含有60-100wt%的Porel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普通聚酯散纤维选自涤纶散纤维,包括本白涤纶散纤维和母液染色的涤纶散纤维。
所述的母液染色的涤纶散纤维选自一种或多种颜色。
所述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所用原料散纤维选自染色的Porel纤维、本白Porel纤维、母液染色的普通涤纶纤维和本白涤纶散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的原料散纤维至少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的Porel纤维。具体来说,所述的原料散纤维的组合:可以为100%染色的Porel纤维;也可以为染色的Porel纤维和本白涤纶散纤维;也可以为染色的Porel纤维和本白Porel纤维;也可以为染色的Porel纤维、本白Porel纤维和本白涤纶散纤维;也可以为染色的Porel纤维、本白Porel纤维和母液染色的普通涤纶纤维;也可以为染色的Porel纤维、本白Porel纤维、母液染色的普通涤纶纤维和本白涤纶散纤维。
具体地,所述的带有酯基的高水洗牢度分散染料选自Foron S-WF系列、Terasil W/WW系列或Dianix XF/SF系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所述的Porel纤维混色纺纱线的生产方法,所述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散纤维染色、原料散纤维可纺性处理、配棉、打样、混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捻线、络筒。
上述工艺中大部分工艺采用现有技术中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4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调温调湿抗菌混纺纱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