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电除雾器及其工艺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83246.7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雷达;李仁刚;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78;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工艺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湿法烟气脱硫(WFGD)技术中的除雾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石灰石石膏法WFGD机组的石膏雨与氨法WFGD机组气溶胶粉尘过多的问题。
背景技术
我国约70%的电站湿法脱硫(WFGD)机组不配置烟气再热器(GGH)。目前,许多不配置GGH的石灰石石膏法WFGD机组出现了石膏雨现象;许多不配置GGH的氨法WFGD机组出现了烟气中气溶胶过多,粉尘超标现象。
造成石灰石石膏法WFGD机组的石膏雨与氨法WFGD机组气溶胶粉尘过多主要源于烟气对脱硫塔中浆液的大量夹带。去除烟气中浆液液滴主要有两种方案,在脱硫塔出口增设机械除雾器或者湿式电除尘器。但这两种方案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问题。
机械除雾器利用惯性力将烟气中液滴除去。但机械除雾器的除雾效率较低,目前我国WFGD机组基本都安装了机械除雾器,但仍旧有不少机组存在石膏雨及气溶胶粉尘超标的现象。
湿式电除尘器利用静电力将烟气中液滴除去。虽然湿式电除尘器除雾效率可达90%以上。但湿式电除尘内烟气流速较低,约为2m/s,低流速导致湿式电除尘器占用大量的空间及造价高昂。
本发明复合式电除雾器将机械除雾器与湿式电除尘器有机组合起来,采用采用机械与电场两种方法共同除雾。复合式电除雾器吸收了机械除雾器与湿式电除尘器的优势,摒弃了机械除雾器与湿式电除尘器的劣势;其具有除雾效率高,占用空间更小,造价低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炉窑WFGD系统提供一种除雾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与电场两种方法组合共同除雾。该装置尤其对电站WFGD具有很好的针对性。装置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 除雾效率高,占用空间更小,造价低。
2. 不但能够除雾,而且还可以脱除烟气中粉尘、PM10、PM2.5、有毒重金属及三氧化硫等多种污染物。
本发明一种复合式电除雾器,包括壳体,壳体两侧设有烟气进出口,其特征是壳体内设有若干平行的收尘极,收尘极将烟道分割成若干小烟道;收尘极前部设置导流板,小烟道中设有放电极,收尘极顶部连接冲洗水装置;所述收尘极由折流板组成,收尘极上有钩槽。
所述冲洗水装置包括冲洗水管路及壳体外部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由补给水管路、循环水管路、循环水箱、水泵、过滤器等组成。
本发明复合式电除雾工艺,其特征是采用机械与电场组合除雾方式。
所述工艺中,放电极与收尘极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雾滴移向收尘极。
所述工艺中,采用冲洗水去除收尘极上灰尘。
本发明复合式电除雾器,主要用于湿法烟气脱硫中,除雾的同时,还可以脱除烟气中粉尘、PM10、PM2.5、有毒重金属及三氧化硫等污染物。
一般地,本装置包括复合式电除雾器本体与循环水系统。复合式电除雾器本体由导流板、放电极、吸尘极、冲洗水管路、壳体及支撑构成。导流板、放电极、吸尘极、冲洗水管路放置于壳体中,由支撑固定。
复合式电除雾器本体装置内,若干相互平行的吸尘极将烟道分割成多个烟气小通道。收尘极由折流板组成,收尘极上具有钩槽。吸尘极之间布置放电极,吸尘极前部安置导流板。吸尘极顶部布置冲洗水管路,冲洗水管路与装置外部的循环水系统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的两项技术最接近,这两项技术是机械除雾器技术与湿式电除尘器技术。
在形状、构造及其组合上,本发明与机械除雾器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利用惯性力除雾,烟道被折流板结构分割为若干小通道,折流板结构上有钩槽。
在形状、构造及其组合上,本发明与机械除雾器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不但采用惯性力除雾而且采用静电力除雾,折流板结构被做成收尘极,折流板结构之间放置放电极。放电极与收尘极之间的静电力具有除雾性能。
在形状、构造及其组合上,本发明与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利用静电力除雾,装置由除雾器本体与冲洗水系统组成。除雾器本体由导流板、放电极、吸尘极、冲洗水管路、壳体及支撑构成。
在形状、构造及其组合上,本发明与湿式电除尘器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不但采用静电力除雾而且采用惯性力除雾,吸尘极采用折流板结构,吸尘极上有钩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3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装置以及其通讯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圆珠笔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