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茎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82669.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岳平;陈光宇;罗绍春;周劲松;汤泳萍;黄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病菌 原生 质体 制备 再生 方法 | ||
1.一种芦笋茎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悬液:
挑取芦笋茎枯病菌Phomopsis asparagi菌丝一环,接种在由50mL燕麦琼脂培养基制成的固体斜面上,在温度25℃、光照12h/d条件下培养10-14d,待出现成熟的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器(可分泌出分生孢子)后,加入30mL无菌蒸馏水洗孢子,得到含有孢子团块的孢子液,用移液器将该孢子液振荡打碎孢子团块,过滤,取滤液进行倍比稀释,显微镜下计数,得到浓度为1×106个/mL的芦笋茎枯病菌分生孢子悬液;
(2)、制备新鲜菌丝体:
将制备好的分生孢子悬液接种于液体完全培养基中,25℃条件下150r/min摇床培养72h,漏斗过滤,获得新鲜菌丝体;
(3)、酶解菌丝细胞壁:
取1.0g新鲜菌丝体,加入10mL裂解酶、崩溃酶和蜗牛酶的混合酶液,33℃水浴酶解4.5h,采用1.0mol/L MgSO4(10m mol/L pH6.98的PBS配制,体积比为MgSO4:PBS=3∶1)做渗透压稳定剂时,原生质体数量达到2.8×107个/mL;
(4)、原生质体分离:
过滤酶解溶液,滤去未被酶解的菌丝残片,滤液于温度4℃、转速5000r/min、离心分离5min;弃上清液,用1-2mL浓度1.0mo1/L的山梨醇溶液洗涤2-3次,收集原生质体重悬于1mL浓度1.0mol/L预冷的山梨醇溶液中保存,得到原生质体悬液;
(5)、原生质体再生:
将原生质体悬液用浓度0.6mol/L的蔗糖溶液稀释100倍,取稀释液0.1mL涂布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和高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温度25℃、保持相对湿度60%-75%、光照培养12h/d,培养3-5d直至长出直径约1mm再生菌落;调查再生情况,对形成的菌落记数(A);以 不含稳渗剂的PDA培养基作对照(B)。计算再生率,再生率(%)=(A-B)×100/总原生质体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茎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混合酶液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物质组成:裂解酶15g/L、崩溃酶10g/L、蜗牛酶15g/L、溶剂为1.0mol/L MgSO4(10m mol/L pH6.98的PBS配制,体积比为MgSO4:PBS=3:1),配置好后用直径为0.45μm的超微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茎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的高渗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物质组成:马铃薯200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蔗糖205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826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