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解锁方法、触摸屏解锁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79315.7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3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解锁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触摸屏解锁方法、触摸屏解锁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智能手机解锁方式分为三步。第一步,按动手机电源键(或其他按键),使手机从休眠状态被唤醒,第二步,手机屏幕点亮并显示解锁画面,同时触摸屏使能,第三步,手机通过识别用户在屏幕上的操作轨迹,以判断是否解锁或保持锁屏。如此三步的解锁过程,让用户既需要点击手机按钮,又需要在手机屏幕上进行点击或移动等,繁琐及费时。
并且现有的手机电源键是物理键,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故障,寿命短;不容易修理,容易被其他物体触碰导致误触发;物理按键容易进水,甚至导致电路烧坏,增加更多的维护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触摸屏解锁方法、触摸屏解锁系统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触摸屏设备存在的触摸屏解锁步骤多,解锁过程需要物理按键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解锁方法,应用于包括触摸屏的装置,所述解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握持传感器采集到的握持传感信号获取握持状态;
根据包括所述握持状态在内的解锁控制参数对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传感器为人体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传感器为多个,所述根据握持传感器采集到的握持传感信号获取握持状态具体为:
获取所有握持传感器的握持传感信号;
根据所有握持传感信号判断所有所述握持传感器表面是否均被人体覆盖,获取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有所述握持传感器表面均被人体覆盖时,确定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被握持状态;否则,确定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没有被握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解锁控制参数还包括触控信号,所述根据包括所述握持状态在内的解锁控制参数对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具体为:
当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被握持状态时解锁所述触摸屏;
当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没有被握持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判断解锁条件是否成立,获取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解锁条件成立时,解锁所述触摸屏,否则维持所述触摸屏锁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解锁系统,应用于包括触摸屏的装置,包括握持传感器,所述解锁系统还包括:
状态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握持传感器采集到的握持传感信号获取握持状态;
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包括所述握持状态在内的解锁控制参数对所述触摸屏进行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装置两侧的握持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解锁系统还包括:
传感器单元,用于获取所有握持传感器的握持传感信号;
握持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有握持传感信号判断所有所述握持传感器表面是否均被人体覆盖,获取一第一判断结果;
握持状态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有所述握持传感器表面均被人体覆盖时,确定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被握持状态;否则,确定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没有被握持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解锁系统还包括:
解锁控制单元,用于采集包括触控信号在内的解锁控制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解锁系统还包括:
解锁单元,用于当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被握持状态时解锁所述触摸屏;
解锁识别单元,用于当所述装置的握持状态为没有被握持状态时,根据所述触控信号判断解锁条件是否成立,获取第二判断结果;
解锁判断单元,用于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解锁条件成立时,解锁所述触摸屏,否则维持所述触摸屏锁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摸屏解锁系统。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握持传感信号和解锁控制参数对触摸屏进行解锁控制,无需繁琐的解锁步骤就可对触摸屏解锁,解锁过程简单,解锁时间短;
2.本发明的触摸屏解锁方法无需物理按键参与,避免了物理损耗,节约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1对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2表示实施例2对应的系统结构图;
图3表示实施例4对应的正视图;
图4表示实施例4对应的左视图;
图5表示实施例4对应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9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