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调整方法及其车灯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8534.3 | 申请日: | 2013-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游朝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B60Q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调整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车灯调整方法及其车灯调整系统,尤指一种根据车辆所接收到的从对向来车传来的能量波来调整车辆的车灯照射距离的车灯调整方法及其车灯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当车辆于行驶于高速、无夜间照明、雾区、雨区或雪区等状况下时,驾驶者通常会开启车灯的远光灯模式,以便认清路况与判别行路途径是否正确。然而,上述开启远光灯模式的设计往往会在两车交会时导致对向车道的驾驶者出现暂时性失明,从而大大地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机率,因此,如何在两车交会时适当地调整车灯照射角度或照射亮度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即为现今车辆在车灯控制设计上的重要考量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根据车辆所接收到的从对向来车传来的能量波来调整车辆的车灯照射距离的车灯调整方法及其车灯调整系统,以解决上述之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灯调整方法,包含:
对向来车的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发射第一能量波;
车辆的车灯调整装置判断该车辆的能量波收发装置是否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以及
该车灯调整装置于判断出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时,根据该第一能量波调整该车辆的车灯的照射距离。
较佳的,该车灯调整装置于判断出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时根据该第一能量波调整该车辆的该车灯的该照射距离的步骤包含:该车灯调整装置于判断出该第一能量波的能量强度大于特定值时下压该车灯的照射角度或调降该车灯的照射亮度。
较佳的,该车灯调整方法另包含:
该车辆的警示装置于该车灯调整装置判断出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时,发出警示讯号。
较佳的,该车灯调整方法另包含:
该能量波收发装置发射第二能量波;
该对向来车的对向车灯调整装置判断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是否接收到该第二能量波;以及
该对向车灯调整装置于判断出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二能量波时,根据该第二能量波调整该对向来车的对向车灯的照射距离。
较佳的,该对向车灯调整装置于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二能量波时根据该第二能量波调整该对向来车的该对向车灯的该照射距离的步骤包含:该对向车灯调整装置于判断出该第二能量波的能量强度大于特定值时下压该对向车灯的照射角度或调降该对向车灯的照射亮度。
较佳的,该车灯调整方法,另包含:该对向来车的警示装置于该对向车灯调整装置判断出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二能量波时,发出警示讯号。
较佳的,该第一能量波的发射距离大于该车灯的照射距离的最大值,以及该第二能量波的发射距离大于该对向车灯的照射距离的最大值。
较佳的,该能量波收发装置以及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均为红外线收发器或区域网路无线电波收发器或城域网路无线电波收发器或广域网路无线电波收发器。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灯调整系统,包含:
对向来车,其包含:
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其用来发射第一能量波;以及车辆,其包含:
能量波收发装置,其用来接收该第一能量波;以及车灯调整装置,其包含:
第一处理单元,其耦接于该能量波收发装置,用来判断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是否接收到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所发射的该第一能量波;
车灯,其用来发射光线;以及
车灯调整单元,其耦接于该第一处理单元以及该车灯,用来于该第一处理单元判断出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时,根据该第一能量波调整该车灯的照射距离。
较佳的,该车灯调整单元用来于该第一处理单元判断出该第一能量波的能量强度大于特定值时,以下压该车灯的照射角度或调降该车灯的照射亮度的方式调整该车灯的该照射距离。
较佳的,该车辆另包含:警示装置,其耦接于该第一处理单元,用来于该第一处理单元判断出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接收到该第一能量波时发出警示讯号。
较佳的,该能量波收发装置另用来发射第二能量波,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另用来接收该第二能量波,该对向来车另包含:
对向车灯调整装置,其包含:
第二处理单元,其耦接于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用来判断该对向车能量波收发装置是否接收到该能量波收发装置所发射的该第二能量波;
对向车灯,其用来发射光线;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8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径齿的PDC钻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纱窗底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