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5180.7 申请日: 2013-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05698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胡殿宾 申请(专利权)人: 胡殿宾
主分类号: A61K36/904 分类号: A61K36/904;A61P17/10;A61P31/02;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痤疮 中药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一种中草药制剂,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紧张、心理情绪的变化、不良环境的污染等,致使痤疮患者与日俱增。临床观察发现,目前患痤疮的最大群体有两个:青春期男女及青中年女性。而青中年女性痤疮患病率有增长的趋势。据调查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24%,而在青春期男女中则高达30%-50%。本病一旦罹患,则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会造成自卑、焦虑等精神症状。这不仅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本病最早见于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汗出见湿,乃生痤弗”,“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张介宾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节,是名曰痤。”揭示了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云:“年少气充,面生疱疮”认识到发病与年龄有关,乃青春期气盛阳旺使然。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皰候》中记载:“面皰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皰,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阐述了痤疮的病因及皮损特征。

中医学认为,本病致病原因多为肺热熏蒸,血热蕴阻肌肤而成;或因肠胃湿热,因过食辛辣油腻之品,生湿生热结滞于肠,不能下行反而逆上,阻于肌肤而成;或因脾气不健,运化失调,日久生痰,湿郁化热,湿热夹痰,凝滞肌肤所致;或腠理不密,外涂化妆品不当,药物刺激而致病。

西医认为痤疮有多种发病因素,内分泌因素、皮脂分泌过盛、毛囊内微生物是痤疮的主要因素。其次,免疫遗传诸因素也与痤疮的发生有关,由于内分泌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过多的皮脂分泌引起毛囊内皮脂腺管角化增生,使皮脂腺排泄不畅,毛囊皮脂导管开口堵塞,形成粉刺和丘疹的损害。皮脂分泌过多和排泄不畅容易引起痤疮棒状杆菌等的感染,出现红色炎症丘疹、脓疱及结节囊肿。另外,化妆品、药物、长期处在冷热温差较大的空调环境中,也是痤疮诱发因素。

本病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部,其次是胸背上部及肩部,偶尔也发生在其他部位,眶周皮肤多不累及。初期大多数都有黑头粉刺及油性皮脂溢出,继之丘疹、结节、脓疱或囊肿、窦道、疤痕。各种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往往以一两种损害为主。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或触痛。根据皮疹形态和病情轻重,一般分为丘疹粉刺型、脓疱型、结节性、囊肿性、聚合型五种形态。

目前针对于痤疮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维甲酸类、性激素和避孕药和和抑制皮脂腺功能的药物治疗,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如维甲酸类,虽能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在临床上但其具有的皮肤粘膜干燥和致畸等副作用不容忽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以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确切、配方科学简单、使用范围广、治疗时间短,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材制备的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制剂。该发明对轻、中、重度各种类型的痤疮治愈率能达到93%以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青黛10-20,地肤子15-25,大黄15-25,大青叶20-25,苍术15-25,,吴茱萸15-20,胡麻10-20,当归15-25,生甘草15-25,地榆25-40,茵陈25-45,白花蛇舌草30-40,乳香15-25,血竭15-25,百部20-30,五倍子15-25,白鲜皮10-20,没药15-25,白芷15-25,丹参15-25,赤芍20-25,板蓝根15-25,红花15-25。

本发明的药物按重量配比的优选方案为:

青黛15,地肤子15,大黄20,大青叶20,苍术20,吴茱萸15,胡麻根15,当归20,生甘草20,地榆30,茵陈30,白花蛇舌草30,乳香15,血竭20,百部25,五倍子20,白鲜皮15,没药15,白芷15,丹参20,赤芍15,板蓝根15,红花15。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制剂制取简单,其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

(1) 按配比称取干燥原料药,分别粉碎,并过 100-120 目筛 ;

(2) 将所得原料粉末均匀混合;    

(3) 将混合所得原料药粉末加500ml高粱酒浸泡;

(4) 浸泡两周后搅拌浸泡一周;

(5) 搅拌浸泡一周后将浸泡所得提取过滤,制成药液。

本发明所选原料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殿宾,未经胡殿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5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