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种车辆履带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3885.5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岩;李顺;李宏伟;李志强;张宝东;牛纪更;祝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8 | 分类号: | B62D55/18;B62D55/2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种 车辆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板,具体涉及一种特种车辆履带板,属于特种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履带是履带式特种车辆行驶系统的关键部件,车辆的动力经传动系统传递到两侧的主动轮上,主动轮上的齿盘与履带组成链式传动实现车辆的运动。履带由相互间用铰链连接起来的多节履带板组成,履带的结构设计要保证特种车辆在各种路面上都要有良好的通过性能,要尽量减轻重量以提高车辆的机动性能,要有利于提高行驶系统相关部件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一般铸造履带板1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与负重轮外缘胶圈接触的滚道面1a的材料与铸造履带板板体一致同为钢材,钢材料弹性很差,起不到改善负重轮外缘胶圈的受力状况、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行驶噪音的作用。
目前我国特种车辆的履带板普遍采用的是用铸钢制造,缺点是因为铸造组织性能较差,为保证充分的可靠性,零部件的尺寸较大,相应重量较大;铸造履带板的上滚道面与负重轮接触,一般设计成平面,但仍属于金属与负重轮外缘胶圈接触,致使负重轮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种车辆履带板,可改善负重轮外缘胶圈的受力状况,提高负重轮的使用寿命,降低行驶中的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特种车辆履带板,其特征在于,由履带板体和橡胶垫两部分组成,前述履带板体的两端形成有销孔,两销孔的圆心的连线上形成有联板,底部形成有着地筋,顶部形成有凹形坑;前述橡胶垫填充在履带板体的凹形坑中,并覆盖履带板体的上半部,形成与负重轮外缘胶圈接触的滚道面。
前述的特种车辆履带板,其特征在于,前述履带板体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前述的特种车辆履带板,其特征在于,前述履带板体采用锻造方法成型。
前述的特种车辆履带板,其特征在于,前述橡胶垫通过硫化工艺粘接在履带板体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履带板体的截面形状与传统铸造方法成型的履带板体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因为履带板体本身不需要承担滚道面的功能,可以降低中间联板的位置,使其位于两销孔的中间,这样中间联板可以承受拉力,使履带板体受力状态得到改善;本发明履带板体锻造成型,锻造件的内部组织优于铸造件,还可以根据履带板体的受力方向确定内部组织纤维方向,零件的刚度与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因为是用模具锻造成型,零件的尺寸可以比较准确,也减少了机械加工量;本发明履带板与负重轮外缘胶圈接触的滚道面是橡胶材料,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改善了负重轮外缘胶圈的受力状况,提高了负重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行驶中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般铸造履带板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履带板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履带板体的截面图;
图4是图2中橡胶垫的截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履带板,1a-滚道面,2-履带板体,3-橡胶垫,4-销孔,5-联板,6-着地筋,7-凹形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2至图4,本发明的特种车辆履带板,由履带板体2和橡胶垫3两部分组成。其中,履带板体2的两端形成有销孔4,用于连接履带销;两销孔4的圆心的连线上形成有联板5,与传统的履带板体相比,中间联板5的位置降低了,其位于两销孔4的中间,这样中间联板5可以承受拉力,使履带板体2受力状态得到改善;履带板体2的底部形成有着地筋6,着地筋6与地面接触,其结构能够增加与地面的附着力;履带板体2的顶部形成有凹形坑7,橡胶垫3填充在履带板体的凹形坑7中,并覆盖履带板体2的上半部,形成与负重轮外缘胶圈接触的滚道面,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改善了负重轮外缘胶圈的受力状况,因此提高了负重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行驶中的噪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履带板体2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
更为优选的是,合金钢材质的履带板体2采用锻造方法成型,具体的,首先用模具锻造履带板体毛坯,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再经过机械加工成形。
锻造件的内部组织优于铸造件,还可以根据履带板体的受力方向确定内部组织纤维方向,零件的刚度与强度均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是用模具锻造成型,零件的尺寸可以比较准确,也减少了机械加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3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