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及其涂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9791.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荆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C23C24/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5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多碰 复合 涂层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层材料和涂覆方法,尤其是一种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材料及其涂覆方法。
背景技术
镍基自熔合金粉末因其良好的润湿性、耐蚀性、耐磨性和自润滑作用及适中的价格在激光熔覆材料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镍基涂层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工程机械中广泛存在着多次碰撞载荷下工作的零构件,如各种阀、泵等零构件,这些零构件是机械部件中重要构件,其多碰后失效引起的检修、停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多碰载荷引起的失效大部分源于材料的塑性变形。经本发明探索发现,激光熔覆镍基复合涂层适用于多碰载荷。
故,需要研发一种耐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材料。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及其涂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减少工件的损坏,降低损失。
技术方案:一种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所述镍基复合涂层中Ni元素的重量分数沿靠近基体的一侧向远离基体的一侧梯度增加。镍基复合涂层中Ni元素的重量分数从8%梯度递增至50%。所述镍基复合涂层包括若干一体化的子涂层,各子涂层分别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形成。
所述子涂层为4层,每层为1.2-1.7mm,从靠近基体方向到远离基体方向依次为第一子涂层、第二子涂层、第三子涂层和第四子涂层,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第一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Si 1.0、Cr 18、Ni 10,余量为Fe和其他微量元素;所述第二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1.84、Si 1.84、Cr 21.1、Ni 23.69,Fe 51.33,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所述第三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5、Si 2.49、Cr 22.31、Ni 36.92,Fe 37.55,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所述第四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Si 2.50、Cr25.97、Ni 42.98,Fe 28.17,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一种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材料的涂覆方法: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基体上熔覆第一子涂层,激光光斑尺寸为10mm×1mm,扫描速度为4.5-5.5mm/s,激光功率为3.5-4.5KW,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第一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Si 1.0、Cr 18、Ni 10,Fe 0,余量为其他物质;
熔覆后,磨平顶面,熔覆第二子涂层,激光光斑尺寸为10mm×1mm,扫描速度为4.5-5.5mm/s,激光功率为3.5-4.5KW,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第二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1.84、Si 1.84、Cr 21.1、Ni 23.69,Fe 51.33,,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
熔覆后,磨平顶面,熔覆第三子涂层,激光光斑尺寸为10mm×1mm,扫描速度为4.5-5.5mm/s,激光功率为3.5-4.5KW,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第三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5、Si 2.49、Cr 22.31、Ni 36.92,Fe 37.55,,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
熔覆后,磨平顶面,熔覆第四子涂层,激光光斑尺寸为10mm×1mm,扫描速度为4.5-5.5mm/s,激光功率为3.5-4.5KW,以重量分数计,所述第四子涂层的成分为C 0.05、B 0、Si 2.50、Cr25.97、Ni 42.98,Fe 28.17,余量为其他微量元素。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基体上熔覆具有Ni梯度的涂层,实验发现它能够提高抗碰撞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件的损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硬度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的累积形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在基体(基材或工件)表面设置抗多碰的镍基复合涂层,涂层中Ni元素的重量含量沿靠近基体的一侧向远离基体的一侧梯度增加。实验发现比较好的渐变梯度为:镍基复合涂层中Ni元素的重量含量从8%梯度递增至50%,在某些实施例中为指数分布。涂层可以采用激光熔覆或堆焊等方法实现,针对某些特别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方法来实现具有Ni梯度的涂层。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纤维阻沙固沙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马海毛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