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准时及节能的列车自动调整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301.3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8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明;张琦;王建英;王涛;张涛;杨洪权;赵宏涛;陈峰;王振东;魏博;张海峰;傅钟晖;李铮;苗长俊;盛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时 节能 列车 自动 调整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准时及节能的列车自动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列车路段中的在线列车数量是否超过门限值;
若超过该门限值,则根据准时调整策略进行计算,获得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
若未超过该门限值,则根据节能调整策略进行计算,获得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列车为所有从车辆段出发,并经过转换轨进入正线运营的车辆;其数量根据接收到的联锁系统发送的光带信息,以及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发送的列车位置信息进行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准时调整策略计算列车停站时间的步骤包括:
根据列车进站停稳的时刻及计划发车的时刻计算参考停站时间Δt1;
根据所述参考停站时间Δt1、预设的最大停站时间Δtmax以及预设的最小停站时间Δtmin,计算列车停站时间Δt2;具体的:若Δt1>Δtmax,则Δt2=Δtmax;若Δt1<Δtmin,则Δt2=Δtmin;若Δtmin≤Δt1≤Δtmax,则Δt2=Δt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节能调整策略计算列车停站时间的步骤包括:
将计划发车的时刻T3向前调整Δtd时间,得到压缩后的发车时刻T3';
根据列车进站停稳的时刻T2及压缩后的发车时刻T3'计算参考停站时间Δt1';
根据所述参考停站时间Δt1'、所述预设的最大停站时间Δtmax,以及所述预设的最小停站时间Δtmin,计算列车停站时间Δt2';具体的:若Δt1'>Δtmax,则Δt2'=Δtmax;若Δt1'<Δtmin,则Δt2'=Δtmin;若Δtmin≤Δt1'≤Δtmax,则Δt2'=Δt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区间运行等级的步骤包括:
根据列车停站时间,预测列车的出发时间;并判断列车是否出发晚点,且以此为依据选取对应等级的运行曲线;具体的:若列车出发晚点,则选取区间等级较高的加速曲线;若列车出发正点,则选取标准曲线;若列车出发早点,则选取区间等级较低的惰行曲线;
将列车的实际出发时间与预测的列车出发时间相比较,若一致,则不更改运行曲线的等级;否则,根据所述列车的实际出发时间判定列车是否出发晚点,并选取对应等级的运行曲线,获得所述区间运行等级。
6.一种准时及节能的列车自动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计算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列车路段中的在线列车数量是否超过门限值;若超过该门限值,则根据准时调整策略进行计算,获得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若未超过该门限值,则根据节能调整策略进行计算,获得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
在线列车数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列车路段中的在线列车数量;具体的:根据接收到的联锁系统发送的光带信息,以及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发送的列车位置信息,获得当前列车路段中在线列车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停站时间及区间运行等级计算模块包括:第一列车停站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准时调整策略计算列车停站时间;且该模块包括:
第一参考停站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列车进站停稳的时刻及计划发车的时刻计算参考停站时间Δt1;
第一停站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停站时间Δt1、预设的最大停站时间Δtmax以及预设的最小停站时间Δtmin,计算列车停站时间Δt2;具体的:若Δt1>Δtmax,则Δt2=Δtmax;若Δt1<Δtmin,则Δt2=Δtmin;若Δtmin≤Δt1≤Δtmax,则Δt2=Δ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3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载型方向盘
- 下一篇:列车平动动能发电制动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