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7223.7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章真怡;白文;郭星原;侯胜;许斌;袁雪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水木清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微生物 堆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厨余垃圾属于有机垃圾,分为熟厨余垃圾和生厨余垃圾,其中熟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和菜叶等;生厨余垃圾包括果皮、蛋壳、茶渣、骨和贝壳等。厨余垃圾泛指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
国内外针对厨余垃圾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焚烧、填埋、饲料化、厌氧发酵和好氧堆肥等。焚烧主要涉及能耗及产生的二恶英污染等二次污染问题;填埋方式受限于可利用土地资源,且选址困难,防治填埋场气体和渗滤液污染的成本较高;饲料化控制不佳将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如地沟油、垃圾猪等问题;厌氧发酵的主要问题是甲烷控制,极易发生爆炸,引发安全担忧。微生物好氧堆肥与焚烧、填埋、饲料化、厌氧发酵等处理方式相比较,避免了二次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风险以及甲烷爆炸风险,是解决厨余垃圾问题的清洁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水对厨余垃圾进行清洗,得到油水混合物和固体垃圾;
在所述固体垃圾中加入木屑和乳酸菌,然后进行好氧堆肥,即得到堆肥产品。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木屑与所述固体垃圾的质量比可为0.8~1.2:1,如1:1,利用所述木屑的吸水性来控制所述固体垃圾的碳氮比和含水量,以适应好氧堆肥的条件。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木屑具体可为杉木屑;
所述木屑的粒径可为0.1~0.2mm。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好氧堆肥的温度可为45~55℃,指的是堆体内的温度;所述好氧堆肥的时间可为12~24小时。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乳酸菌可为Alicyclobacillus shizuokensis,购于德国菌种保藏中心(www.DSMZ.de),编号为DSM17981。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乳酸菌以菌液的形式加入到所述好氧堆肥的体系中。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菌液浓度可为1×106~1×107cell/ml;所述菌液的培养基可为MRS培养基;
所述菌液的用量为:1kg所述固体垃圾需要加入100~150mL所述菌液。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厨余垃圾的含水率为80%~90%,如85%;
所述厨余垃圾的含油率为5%~20%,如15%;
所述厨余垃圾中的碳氮比为1~10,如8。
上述的方法中,用水对所述厨余垃圾进行清洗时,所述水的用量为所述厨余垃圾的质量的30%~40%,如33%,洗涤的次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直到把固体垃圾中的油分洗涤干净。
本发明方法中的好氧堆肥中有酸性物质的产生,其中由蛋白质类转化而成的氨基酸、硫化氢、丁酸、戊酸等,由糖类转化而成的乙酸、乳酸、丁酸等,由脂肪类转化而成的丁酸、戊酸等,将使得环境pH值降低,更适用于耐酸性乳酸菌的生长。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油水混合物经油水分离得到废油和废水;
所述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得到回用水用于清洗所述厨余垃圾,节约资源,废弃物仅为少量浓缩液;
废油可作航空燃油用途等。
本发明的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中会偶尔产生少量恶臭气体,可由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式对厨余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2、本发明采用油水分离和反渗透水处理方法对厨余垃圾进行处理,以降低厨余垃圾的油组分,提高堆肥效果,同时实现水资源再生利用。
3、在好氧堆肥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投加杉木屑来调节碳氮比和含水率,利用耐高温耐酸乳酸菌,在加热、搅拌和控时的联动优化工艺下,节约能源,提高处理效率,生成了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堆肥产品,满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厨余垃圾微生物好氧堆肥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水木清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水木清辉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7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平面波导CTS天线馈电装置的宽频带线源
- 下一篇:椎体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