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949.9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蓝碧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锌的浓度超过了有益范围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过量的锌能够抑制藻类的生长,降低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如果锌在人体内含量过高,将会抑制吞噬细胞的活性和杀菌力,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疾病易感性增加。含锌废水主要来自镀锌工业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废水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除此之外,还有来自钢铁工厂、丝绸工业、纤维制造、磨木浆工业及用于阴极处理的循环冷却系统所产生的废水中。含锌废水由于其镀锌工艺不同,组分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害物质有ZnCl2、ZnO、ZnSO4等。此外,粘胶纤维工业的工艺中加入ZnSO4、Na2SO4及H2SO4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含锌废水,水中锌离子浓度可达150-220mg/L,甚至高达800mg/L,远远高于我国对含锌废水的排放标准。用天然植物材料作为吸附剂处理含有锌离子的废水,与传统的治理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和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9),907-910.)。
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主要影响表现在:危害人畜健康,危及生物多样性和破坏生态环境。其化学成份主要含黄酮甙、三萜皂甙、有机酸、酚性成分、香豆素、糖、脂肪、蛋白质、6-甲氧基木犀草素、鼠李糖甙及藤菊黄素等。
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1)变废为宝,将空心莲子草作为水处理材料的原材料,提升了空心莲子草的经济价值;(2)利用空心莲子草富含有机酸、酚性成分、香豆素、糖等的特点,发挥上述成分对锌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3)用丙烯酸/氨三乙酸三钠改性空心莲子草,一方面利用丙烯酸的聚合固化作用,防止有机酸、酚性成分、香豆素、糖等有效成分的流失,另一方面,利用氨三乙酸三钠与有机酸复合,增加空心莲子草表面活性基团的数量,从而有效提升空心莲子草对锌离子的吸附量;(4)由于锌离子在pH值6~7的溶液中稳定存在,用二甲胺处理改性后的空心莲子草,将酸性基团与二甲胺复合成盐,避免在吸附锌离子的过程中,将溶液的pH值转变为酸性;(5)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对锌离子的吸附量高达46mg/g,即每克吸附材料可吸附46mg锌离子,是活性炭的20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45-49.)。
发明内容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锌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是将空心莲子草改性,具体工艺包括空心莲子草洗净、粉碎、丙烯酸/氨三乙酸三钠混合溶液改性以及二甲胺处理等。本发明制备的锌离子吸附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对锌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强;(2)制备的锌离子吸附材料为有机质,可降解;(3)利用空心莲子草富含有机酸、酚性成分、香豆素、糖等的特点,充分发挥上述成分对锌离子的吸附作用,将锌离子的吸附量提升至46mg/g,即每克吸附材料可吸附46mg锌离子,是活性炭的20倍。本发明制备的锌离子吸附材料可用于电镀厂含锌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提出的锌离子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清洁空心莲子草:将空心莲子草漂洗、烘干;
2)空心莲子草粉碎:将清洁后的空心莲子草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粒径为20~100目的颗粒;
3)空心莲子草改性:将粉碎后的空心莲子草置于丙烯酸/氨三乙酸三钠混合水溶液中,搅拌2小时,过滤,于80~120℃干燥3~6小时,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改性的空心莲子草;其中空心莲子草与丙烯酸/氨三乙酸三钠混合溶液的料/液比为1/5~1/20(重量(g)/体积(mL));其中丙烯酸/氨三乙酸三钠混合水溶液中丙烯酸的质量浓度为2%,氨三乙酸三钠的质量浓度为5%。
4)二甲胺处理:将改性的空心莲子草置于二甲胺水溶液中1~4小时,取出,过滤,置于干燥箱中,于40~60℃干燥6小时,得锌离子吸附材料;其中,二甲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5%。
将锌离子吸附材料置于含锌废水中,调节溶液pH值为6~7,于25℃吸附4小时,废水中锌离子的浓度为50~500mg/L,吸附完毕,过滤,通过检测溶液中残留锌离子量,得出吸附材料的锌离子吸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