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生长硅钛氧化物的堇青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6785.X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季洪海;王诗语;耿晨晨;凌凤香;王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2/00 | 分类号: | B01J32/00;B01J21/14;B01J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生长 氧化物 青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生长硅钛氧化物的堇青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式蜂窝状堇青石与一般的块状陶瓷相比,由于其性能稳定、低膨胀系数、高空隙比、低压力降和高几何表面积等特点,特别适合各种用途的催化剂载体,在化工、环境保护、冶金、电子、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表面比较光滑,比表面积很小(<1m2/g),活性组分难以均匀地分散在载体表面上。为了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通常在堇青石表面涂敷比表面积较高的氧化铝溶胶,以增加载体的比表面积。为了增加氧化铝涂层的负载量以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牢固程度,在氧化铝溶胶涂敷之前经常对堇青石载体表面进行处理,目前堇青石载体表面处理方法主要有酸浸泡和酸煮沸两种。
《工业催化》(2003年,11卷,第3期,16~20页)“整体式高温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初步研制”中介绍了堇青石载体表面的处理方法,文献中采用50%草酸溶液沸煮堇青石载体,经沸煮后载体的比表面积最大可达200m2/g,但由于处理时间过长,导致堇青石的机械强度严重下降,失去了作为催化剂载体的意义,而处理时间短效果不明显,超过1小时则需要重新配制新鲜的草酸溶液,操作繁琐,增加了处理成本,不利于实际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2006年,34卷,第6期,898~902页)“载体的酸处理条件对整体式钌-堇青石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中采用硝酸处理堇青石载体,分别研究了50%的酸常温处理和10%的酸煮沸处理对堇青石载体的影响。常温处理时间长而且处理效果不明显,煮沸处理3小时,比表面积为191m2/g,但长时间的煮沸处理会使处理单位质量载体的用酸量显著增加,污染环境的同时增加了处理成本。
CN101695672A公开了一种蜂窝陶瓷载体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堇青石为载体,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为造孔剂,尿素为分散剂,拟薄水铝石浆液为原料,将造孔剂、分散剂、原料按一地比例混合后制得铝溶胶,再将预处理好的蜂窝陶瓷堇青石浸渍于铝溶胶中,得到改性后的蜂窝陶瓷载体。该方法蜂窝陶瓷堇青石的预处理采用硝酸浸泡处理,该方法处理效果较差,所得堇青石载体比表面积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生长硅钛氧化物的堇青石及其制备方法。该堇青石具有优良的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作为催化剂载体与涂层之间结合牢固,负载量大,制备过程简单,有利于实际应用。
本发明表面生长硅钛氧化物的蜂窝状堇青石,蜂窝状堇青石孔道表面分布硅钛氧化物,按质量百分比计,硅钛氧化物的含量为0.1%~3%,硅钛氧化物中SiO2与TiO2的质量比为0.8:1~2:1。
本发明蜂窝状堇青石的比表面积为190~240m2/g;蜂窝状堇青石的机械强度不低于2.6kN/cm2。
本发明蜂窝状堇青石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如Ti、Ni、Co、Mo、Cu、Mn、Pt、Rh、Pd、La等。
本发明表面生长硅钛氧化物的蜂窝状堇青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整体式蜂窝状堇青石在酸性溶液中进行水热处理,然后洗涤、干燥、焙烧得到产物。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整体式蜂窝状堇青石,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SiO245wt%-55wt%,Al2O325wt%-35wt%,MgO5wt%-15wt %,TiO21wt%-5wt%,还含有微量的Na2O、K2O、CaO等。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酸性溶液为盐酸、硝酸或硫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其中酸性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20%。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酸性溶液的用量应至少浸没蜂窝状堇青石。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水热处理是指在高压釜中进行的密闭热处理,水热处理的温度为100~250℃,优选为150~230℃,水热处理的时间为0.5~4小时。水热处理压力为处理过程的自生压力,与处理温度有关,温度为100℃时,压力值(表压)一般0.1MPa,150℃时,压力值一般为0.43MPa,250℃时,压力值一般为1.95 MPa。
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干燥条件为90~120℃干燥5~10小时,焙烧条件为450~650℃焙烧1~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点胶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