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6493.6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涡阳县金宝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生物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肥料种类很多,有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有豆粕、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等有机肥料,还有生物菌等生物肥料,还有硅、镁、铁、硼、硒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一而足,不同作物由于不同的生长习性、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作物品种,研究不同的肥料,非常需要,以提高作物的品质与生长速度,增加农作物营养与保健价值,增进人类健康,以造福人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牛粪300-340、EM菌剂3-4、尿素28-32、氯化钾45-49、硫酸锌5-7、亚硒酸钠3-4、硫酸锰4-8、亚硫酸铁2-3、土壤调理剂10-12、泥炭30-35、腐植酸12-15、风化煤7-9、聚乙烯醇3-4、水适量;
所述的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蒙脱石粉12-15、硫酸锌4-5、亚硒酸钠1-2、硫酸锰2-3、硫酸镁2-3、竹炭4-5、粘土10-12、蛭石8-10、铝钒土3-4、熟石灰2-3、冬青油3-4、桉树油1-2、硼砂2-3、氢氧化铝2-3、硅烷偶联剂KH550 2-3、水适量;制备方法:蒙脱石粉、粘土、竹炭、冬青油加适量水混合,搅拌成泥,送入420-440℃炉中焙烧3-4小时,然后,冷却粉碎成1-3mm粗粒,再将桉树油与硫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锰、硫酸镁、硼砂混合后,加入所得的粗粒、硅烷偶联剂KH550,搅拌30-4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造粒,烘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牛粪、泥炭、腐植酸、风化煤、EM菌剂加适量水混合,堆积发酵10-15天,翻堆;再将聚乙烯醇用水溶解,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料,一并混合,制成颗粒,即得
本发明提高农作物品质、降低有害积累,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环境、能够疏松土壤,增强土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机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牛粪300、EM菌剂3、尿素28、氯化钾45、硫酸锌7、亚硒酸钠3、硫酸锰4、亚硫酸铁3、土壤调理剂10、泥炭35、腐植酸15、风化煤7、聚乙烯醇4、水适量;
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
蒙脱石粉12、硫酸锌5、亚硒酸钠1、硫酸锰3、硫酸镁2、竹炭4、粘土10、蛭石8、铝钒土4、熟石灰3、冬青油4、桉树油1、硼砂3、氢氧化铝3、硅烷偶联剂KH550 3、水适量。
制备方法:蒙脱石粉、粘土、竹炭、冬青油加适量水混合,搅拌成泥,送入420-440℃炉中焙烧3-4小时,然后,冷却粉碎成1-3mm粗粒,再将桉树油与硫酸锌、亚硒酸钠、硫酸锰、硫酸镁、硼砂混合后,加入所得的粗粒、硅烷偶联剂KH550,搅拌30-40分钟,然后,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混合造粒,烘干即得。
颗粒型生物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将牛粪、泥炭、腐植酸、风化煤、EM菌剂加适量水混合,堆积发酵10-15天,翻堆;再将聚乙烯醇用水溶解,与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发酵料,一并混合,制成颗粒,即得。
本发明应用范围广,各种农作物、果树、花卉等都能适应。特别是对水稻、小麦、甘薯、甘蔗、蔬菜、茶叶、瓜果、园株作物及花卉等有特效。使用的方法主要是以该肥做底肥,可撒施、系施、沟施、穴施、追施均可,也可随水冲施使用。本发明用于小麦、玉米等追肥,每亩施用30-40公斤,小麦能增产20-30%,玉米能增产15-20%,具有良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涡阳县金宝农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涡阳县金宝农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