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内圆倒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5039.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杜世举;齐建国;李俊峰;周静;王东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倒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类工件的内圆倒角的全自动内圆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减少应力、美观或装配要求等,多类具有固定形状的部件均具有倒角。例如,在钕铁硼产品电镀之前,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倒角。目前,带内圆的钕铁硼产品倒角过程主要依靠振动倒角机:将磨石与产品混合在一起,振动使其运动,通过控制磨石与产品进行摩擦,从而使棱角圆滑。这种倒角方式使内孔倒角小而外棱倒角大,并且控制较为模糊,其倒角效果是统计学上的一致,实际上往往会出现倒角尺寸分布不集中、个体差异大的现象,对内圆的倒角效果很差,只适用于对倒角要求不高的场合。
随着稀土价格的上涨和钕铁硼行业的发展,对产品加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配合产品的形位要求或达到最佳的电镀效果,对倒角的大小、角度、弧度、一致性都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因而,对单个产品进行倒角加工成为必然。目前,对内圆进行倒角主要依靠手工完成:取料、定位、固定产品,控制磨头或刀具的进刀、磨削、退刀,翻面再加工。该倒角方式效果较好,但是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针对手工内孔倒角效率低的现状,目前已有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和新设计,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20558303.2的自动内孔倒角机能够全自动完成电子元件的内外套管件及插孔件的上下料、步进走料、装夹、定位倒角机双侧同时倒角工序作业。适用于倒角要求低、材料较软的场合;而对于通用材料尤其是钕铁硼材料,尚不具备实用条件。
综上所述,首先,现有手工倒角方式具有以下缺陷:
1、工作效率低,人员和管理成本高。
2、手工操作难以控制个体差异,因为操作手法、力度、时间等把握程度不一致,导致倒角尺寸不一,一致性较差,合格率偏低。
3、手工操作时徒手在刀具周围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4、倒角粉尘对作业人员构成职业健康威胁。
其次,上述的自动内孔倒角机具有以下不足:
1、对于脆硬的材料(比如钕铁硼材料),振动上料方式容易引发大量外圆磕边。
2、其夹料机构固定工件后钻头推进,两者位置都是固定的,要求位置上高度重合。实际上夹料机构动作的误差、钻头高速转动的偏移以及倒角过程中的振动,使得定位精度无法满足重合要求,因此倒角不均匀,多偏心。
3、倒角进刀方式不够柔和,对于脆硬的材料,易引起内圆磕边。
4、双磨头对向倒角的方式,在磨削时有正反向力同时作用在工件上,工件振动大,容易产生磕碰伤和倒角不规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内圆倒角装置,至少解决内圆倒角加工过程中有正反向力同时作用在工件上导致工件振动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内圆倒角装置,其包括:底座;工件定位机构,位于所述底座上,用于定位工件以进行磨削加工;第一磨头机构、第二磨头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工件定位机构的两侧,用于分别磨削工件内圆以形成内圆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头机构和所述第二磨头机构相对所述工件定位机构为横向对称以及纵向错开设置,以在磨削工件过程中的不同时刻对准工件内圆进行磨削。
优选地,还包括:加料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加料机构的出料口和所述工件定位机构的进料口对应,用于向所述工件定位机构提供工件。
优选地,所述工件定位机构包括:支架,设于所述底座上;取料机械手,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支架上,用于获取工件;磨削导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取料机械手下方;所述磨削导轨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容纳工件并且截面呈矩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倒角孔,所述倒角孔大于所述工件的内圆;所述第一磨头机构、第二磨头机构位于所述导轨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磨头机构、第二磨头机构的磨头分别对应所述凹槽两侧壁的所述倒角孔,以伸入所述倒角孔中磨削所述工件的内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5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大理石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PCB板焊接工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