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压均衡能力的超级电容器组用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179.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博;马衍伟;韦统振;张熊;孙现众;张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压 均衡 能力 超级 电容器 充电 电路 | ||
1.一种具有电压均衡能力的超级电容器组用充电电路,所述的超级电容器组由N个超级电容器单体串联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路由一个能量转移电容(Ct)、第一电感(L1)、第一二级管(D1)、N个泄能控制模块、N个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充电控制电路(501)、控制器(401),以及电压检测电路(301)组成;每个超级电容器单体并联一个泄能控制模块和一个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N个泄能控制模块均与第一二极管(D1)并联,第一电感(L1)和第一二级管(D1)串联后与能量转移电容(Ct)并联;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为控制器(401)提供每个超级电容器单体是否过充的信号,电压检测电路(301)与超级电容器组相连,并向控制器(401)传递信号,为控制器(401)提供所述超级电容器组的电压状态;控制器(401)控制泄能控制模块和充电控制电路(501)实现平衡电压和DC/DC降压充电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压均衡能力的超级电容器组用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泄能控制模块的E端口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F端口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每个泄能控制模块通过G端口和H端口均并联一个超级电容器单体,每个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通过M端口和N端口与一个超级电容器单体并联,泄能控制模块的G端口和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的M端口与所并联的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正极相连,泄能控制模块的H端口和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的N端口与所并联的超级电容器单体的负极相连;电压检测和信号传输模块的T端口和电压检测电路(301)的U端口均与控制器(401)相连且向控制器(401)传递信号,电压检测电路(301)的P端口与超级电容器组的正极相连,电压检测电路(301)的Q端口、超级电容器组的负极和充电控制电路(501)的Z端口连接在一起;控制器(401)与充电控制电路(501)的CON5端口、CON6端口和N个泄能控制模块的CON端口均相连,以控制整个充电电路的能量转移;充电控制电路(501)的W端口与直流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充电控制电路(501)的V端口与直流充电电源的负极相连;能量转移电容(Ct)与第一二极管(D1)正极相连的一端与充电控制电路(501)的Y端口相连,能量转移电容(Ct)的另外一端与充电控制电路(501)的X端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压均衡能力的超级电容器组用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能控制模块由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光耦(O1)连接而成;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使用N沟道MOS管;第一开关的漏极和第一光耦(O1)接收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一开关(S1)的栅极、第二开关(S2)的栅极、第一电阻(R1)的一端均和第一光耦(O1)接收管的发射极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S1)的源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光耦(O1)发射管的负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控制器(401)共地;第一开关(S1)的源极定义为泄能控制模块的E端口,第一开关(S1)的漏极定义为泄能控制模块的G端口,第二开关(S2)的漏极定义为泄能控制模块的F端口,第二开关(S2)的源极定义为泄能控制模块的H端口,第一光耦(O1)发射管的正极定义为泄能控制模块的CON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1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