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入式非金属液体电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994.5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光耀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H05B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入 非金属 液体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液体加热的电热管,特别涉及一种可置于液体中加热且非金属材质的浸入式非金属液体电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对液体加热主要以金属电热管为主,在长期使用中存在诸多缺陷:容易受到水中游离氧的侵蚀、结垢、蚀损,严重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和热效率。此外,在酸性液体中使用更显的难以胜任。
CN201533417U(2010-7-21)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石英加热管,其本体虽为非金属,但其是一直管状,电源导线在二端引出,不适于液体加热用。
申请号:2010205237896(2010-09-08)的专利:非金属液体加热器。它是一段石英管在其外壁镀有发热膜,外壁二端布置电极,意在管外加热管内过液,显见,对大体量液体加热不合适且通用性差,安全性差,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液体电加热方案的诸多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浸入式非金属液体电热管。其目的:可以浸入的方式对不同性质的液体;各种体量的液体加热且抗腐蚀,不结垢,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热效率高且具超温保护功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圆封底石英管,其另一端由一内外丝牙旋合件和外丝牙旋合圈密封固定,形成可安装的完整外型的管件。
管内壁纵向生成有导电发热膜,且在导电发热膜上纵向二等分定位出三个电极位置或纵向二端定位出二电极位置,在电极位置处延圆周方向的内壁上均 匀涂有银质电极圈,作为引出电极的预布置。
由三电极组件,它们分别由二片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其上有中心孔和预留孔(嵌塑成型:一则增强刚性不宜变形,二则为了使其一侧导电,另一侧绝缘);铜网硅胶圈(横截面是梯形);紧箍螺丝组成。二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的凸面相对且把铜网硅胶圈置于其中,紧箍螺丝穿入二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中心孔稍紧备用。
由二电极组件上分别固定有自恢复控温元件和温度保险丝,它们的一端引出导线分别与二电极组件的一侧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上的电连接点结合,结合方式可以是铆接;碰焊接或钳压接。
用高温导线把固定有自恢复控温元件的电极组件进行电连接,既高温导线与自恢复控温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把电极组件置于石英管内圆封底侧的银质电极圈位置,旋紧紧箍螺丝使二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收紧且挤压铜网硅胶圈,铜网硅胶圈形变鼓胀受限而紧贴内壁,由此完成了导电发热膜,银质电极圈,铜网硅胶圈,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自恢复控温元件,高温导线之间串联的电连接且导线穿过预留孔引出管外。
用高温导线把固定有温度保险丝的电极组件进行电连接,既高温导线与温度保险丝的另一端连接。然后把电极组件置于石英管内中间银质电极圈的位置,旋紧紧箍螺丝使二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收紧且挤压铜网硅胶圈,铜网硅胶圈形变鼓胀受限而紧贴内壁,由此完成了导电发热膜,银质电极圈,铜网硅胶圈,凹形圆铜片电极,温度保险丝,高温导线之间串联的电连接且导线穿过预留孔引出管外。
用高温导线把第三组电极组件进行电连接,既高温导线与凹形圆铜片电极的电连接点连接。然后把电极组件置于石英管内上端银质电极圈的位置,旋紧 紧箍螺丝使二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收紧且挤压铜网硅胶圈,铜网硅胶圈形变鼓涨受限而紧贴内壁,由此完成了导电发热膜,银质电极圈,铜网硅胶圈,凹形圆铜片电极,高温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且导线引出管外。
在圆封底石英管外壁依次套入外丝牙旋合圈,端口径向密封套和内外丝牙旋合件,理出三根导线。用外丝牙旋合圈与内外丝牙旋合件之间的旋合挤压端口密封套使其形变鼓胀受限而形成径向挤压作用力,由此完成径向密封固定圆封底石英管的作用。
三根导线穿过导线密封塞,导线密封塞塞入内外丝牙旋合件顶端带外丝牙的塞座,由导线引出口旋合件与之旋合,达到紧箍导线和密封作用。
由上下二电极组件引出的导线并联为一极,中间电极组引出的导线为另一极,或上下二电极组件引出的导线各为一极,二极之间施以工作电压,即可导电发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涉高绝缘,抗腐蚀的圆封底石英管其材质,形状和构造特征使其成为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可以浸入的方式对不同性质的液体(除氢氟酸),各种体量的液体加热且抗腐蚀,不结垢,通用性强,安全性高,热效率高且有超温保护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光耀,未经钱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