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入式非金属液体电热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994.5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钱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光耀 |
主分类号: | H05B3/78 | 分类号: | H05B3/78;H05B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入 非金属 液体 热管 | ||
1.一种浸入式非金属液体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一圆封底石英管(1),其内壁有导电发热膜(2),在导电发热膜(2)上纵向有三个电极位置或二个电极位置,且涂有银质电极圈(未图示),由三电极组件(A,B,C)或二电极组件(B,C)与银质电极圈电连接且引出高温导线(14a)(14b)(14c)或高温导线(14b)(14c)至圆封底石英管(1)外,圆封底石英管(1)另一端有内外丝牙旋合件(12)与外丝牙旋合圈(11)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三电极组件(A,B,C),分别由二片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6)且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上有中心孔和预留孔(17),铜网硅胶圈(3),紧箍螺丝(5)组成,其中:电极组件(C)固定有自恢复控温元件(6),电极组件(B)固定有温度保险丝(8)。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液体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C)置于圆封底石英管(1)内圆封底侧的银质电极圈位置紧贴其上,导电发热膜(2),银质电极圈(未图示),铜网硅胶圈(3),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6),电连接点(7),自恢复控温元件(4),高温导线(14c)之间为串联电连接且高温导线(14c)穿过预留孔(17)引出管外。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B)置于圆封底石英管(1)内中间的银质电极圈位置紧贴其上,导电发热膜(2),银质电极圈(未图示),铜网硅胶圈(3),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6),电连接点(9),温度保险丝(8),高温导线(14b)之间为串联电连接且高温导线(14b)穿过预留孔(17)引出管外。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A)置于圆封底石英管(1)内上端口银质电极圈位置紧贴其上,导电发热膜(2),银质电极圈(未图示),铜网硅胶圈(3),嵌塑凹形圆铜片电极(6),电连接点(10),高温导线(14a)之间为串联电连接且高温导线(14a)引出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1和3,4,5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高温导线(14a),(14c)并联为一极,高温导线(14b)为另一极或高温导线(14b)为一极,高温导线(14c)为另一极。
7.根据权利要求1和3,4,6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电极组件(B)置于圆封底石英管(1)内上端口银质电极圈位置紧贴其上,电极组件(C)置于圆封底石英管(1)内圆封底侧的银质电极圈位置紧贴其上,引出高温导线(14b)为一极,高温导线(14c)为另一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圆封底石英管(1)另一端有一内外丝牙旋合件(12),端口径向密封套(16),外丝牙旋合圈(11)旋合。
9.根据权利要求1和8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导线密封塞(13)塞入内外丝牙旋合件(12)顶端带外丝牙的塞座,由导线引出口旋合件(15)与之旋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入式非金属电热管,其特征在于:由紧箍螺丝(5)分别紧箍三电极组件(A,B,C)或二电极组件(B,C)而紧贴合银质电极圈(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光耀,未经钱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