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配霜疫速灭粉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117.8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群营 |
主分类号: | A01N59/16 | 分类号: | A01N59/1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2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配霜疫速灭 粉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涉及植物病菌杀菌,具体地说是一种复配霜疫速灭粉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农作物种植,经常会出现疫病,针对早期、中期、晚期疫病的严重程度不等,研制杀灭植物病菌,保护植物健康生长的实用杀菌剂,有效控制疫病是农作物种植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杀菌剂种类繁多,有国外进口,或是本国研制,也有种植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配制的,杀菌剂有药剂形式,在植物发病前喷洒,效果较好,而大面积大量病菌发作,植物病菌就处于很难控制状态,会造成植物过早地衰败,大面积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植物大面积疫病、霜霉病杀菌的难题,提供一种复配霜疫速灭粉剂,可以立刻控制农作物早期和晚期疫病、霜霉病病情,使病变部位班干枯,病菌死亡,没有病变的部分可以继续旺盛的生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配霜疫速灭粉剂,按重量份数计,药粉由下述组分组成:
高猛20~25份
高钾20~25份
高鋅20~25份
红糖25~40份
钙少许
粉剂是由上述药粉与水兑制,其中,水:高猛:高钾:高鋅:红糖的重量配比是300:1:1:1:2。
一种复配霜疫速灭粉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容器内装水13-16公斤兑入上述粉剂:高猛40~60克、高钾40~60克、高鋅40~60克、红糖90~110克、钙100-110毫克,搅拌均匀成药水;发病初期,七天左右喷施一次,病情严重,每亩喷施50-60公斤药水,治愈后,每十五天左右喷施一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霜疫速灭是种植领域方面的既能快速高效杀灭植物病菌,又能保护植物健康生长的实用杀菌剂,适合辣椒、番茄等农作物早期疫病和晚期疫病的一种特效药,且药粉剂为一种高效复配粉剂,在农作物发病初期和中期使用效果最为明显,可以立刻控制病情,使病变部位班干枯,病菌死亡,没有病变的部分可以继续旺盛的生长,有其他药剂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2、本发明本药剂低毒,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和植物安全无害,不易产生抗性,可以长期使用,植物在苗期至生长后期每5-7天喷两次,可有效防治多种病害,且可提高作物产量50%以上,延长收获期。此粉剂在蔬菜种植上还其它农作物黄枯萎病、霜霉病上试验,防治效果也较好,,施药效果迅速、杀菌较彻底,能明显看到病菌死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复配霜疫速灭粉剂,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攻克了辣椒、番茄等蔬菜农作物早期疫病和晚期疫病的一种特效药,此粉剂在棉花的黄枯萎病、黄瓜的霜霉病上试验,防治效果也非常满意,可以立刻控制病情,使病变部位班干枯,病菌死亡,没有病变的部分可以继续旺盛的生长,有其他药剂达不到的特殊效果。
本药剂低毒,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对人和植物安全无害,可以长期使用。含有钙可以防治枯黄萎病,锌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钾可以减少霜霉病的发展、锰可以杀灭多种病菌,另外加入75%的红糖,防治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加锌时可以加配合加点硫、铁。
实施例一:复配霜疫速灭粉剂,按重量份数计,药粉由下述组分组成:
高猛20份
高钾20份
高鋅20份
红糖40份
钙少许
粉剂是由上述药粉与水兑制,其中,水:高猛:高钾:高鋅:红糖的重量配比是300:1:1:1:2。
复配霜疫速灭粉剂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容器内装水15公斤兑入上述粉剂:高猛50克、高钾50克、高鋅50克、红糖100克、钙100毫克,搅拌均匀成药水;发病初期,七天左右喷施一次,能在施药1小时后看到病菌死亡,病情严重,每亩喷施50-60公斤药水,治愈后,每十五天左右喷施一次。
实施例二:复配霜疫速灭粉剂,按重量份数计,药粉由下述组分组成:
高猛22份
高钾22份
高鋅22份
红糖34份
钙少许
粉剂是由上述药粉与水兑制,其中,水:高猛:高钾:高鋅:红糖的重量配比是300: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群营,未经李群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