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281.7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0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庆异;张建文;何站稳;王大海;谭裕安;朱贺明;姜干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4 | 分类号: | G07B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流电 停车 收费 车道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尤其是一种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及方法,属于车辆不停车收费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道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ic Toll Collection,ETC)应用领域中,由于受运营环境所影响,在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上往往设置了自动栏杆机,采用的是非自由流的车道通行模式;而根据自动栏杆机的安装位置,又分为岛头模式和岛内模式。同时,无论是岛头模式还是岛内模式,车道上的自动栏杆机通常采用常闭模式,即在车辆交易成功时,才抬起栏杆放行,否则保持栏杆的闭合状态以拦截车辆。为此,在岛头模式和岛内模式中,虽然栏杆常闭模式可有效防止非法车辆的闯关逃费行为,大大保障路段业主合法收益,但是栏杆闭合状态时所存在的阻吓作用,使得大部分车辆用户在车辆进入车道时均会下意识地进行减速,以确保车辆不因车速过快或交易异常而撞杆,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的车辆行驶车速受抑制,最高车速值往往仅能达到30公里/小时左右;
2)通行过程中需多次进行加、减速,致使车辆用户无法获得所期待的驾驶体验;
3)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优势未能完全发挥。
因此,上述非自由流的车道通行模式难以满足车辆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非自由车道运营环境下可达到类似自由流车道的通行速度和驾驶体验的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实现的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包括主控机和路侧读写设备,所述主控机与路侧读写设备连接,所述路侧读写设备包括可在车道上投射出至少一个通信区的微波天线以及天线控制器,所述微波天线与天线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自动栏杆机、门架以及多组车辆检测传感器,所述自动栏杆机设置在收费岛后端,并处于常开状态;所述门架设置在收费岛前端且位于通信区后方,并设有信息提示器件;所述自动栏杆机、信息提示器件以及每组车辆检测传感器分别与主控机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收费岛前端并位于车道上方的天线支架,所述路侧读写设备采用顶挂或侧挂的方式安装在天线支架上,所述微波天线处于关闭待触发状态或常开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备机柜,所述主控机安装在设备机柜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门架为实物门架或虚拟门架。
具体的,所述实物门架为龙门架、悬臂或单立柱,所述虚拟门架为可视化的幕墙或可视化的地面标识。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门架还设有标识器件。
具体的,所述信息提示器件包括信息显示牌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标识器件为白炽灯、LED灯管、反光膜或可视化波频射线器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车辆检测传感器包括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进入车道的第一组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处于微波天线投射的通信区的第二组车辆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是否通过门架的第三组车辆检测传感器和用于检测车辆是否驶离车道的第四组车辆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组车辆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微波天线投射的通信区前方位置,所述第二组车辆检测传感器设置在微波天线投射的通信区内,所述第三组车辆检测传感器设置在门架的后方位置,所述第四组车辆检测传感器设置在自动栏杆机的后方位置。
具体的,所述每组车辆检测传感器采用至少一个车辆检测传感器构成,所述每个车辆检测传感器为地感线圈、地磁装置、红外装置、视频检测装置或激光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系统实现的类自由流电子不停车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进入车道,第一组车辆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到达,微波天线尝试与车辆中的车载电子标签建立通信链路及完成交易处理业务,进入步骤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纸自动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立体投影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