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系统、组合体设备以及充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4846.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曹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松伟 |
主分类号: | G07F15/06 | 分类号: | G07F15/06;H02J7/00;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托举 动能 传媒 系统 组合 设备 以及 充电站 | ||
1.区域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系统与设备,其特征是、在区域内密集布点安装,该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系统与设备由后台管理系统信息化管控链接;
所述后台管理系统设置的信息化管控链接、其中包括与托举式充电设备管控、对电动汽车专用的车载导航器信息供应、与诱导电动汽车进入充电位的显视屏管控、与通讯终端供四个终端实施联网信息化互动与管控,是为电动汽车行使提供区域内大范围行驶、提供到达目的地的远距离预定充电位、电能供给服务保障的设置;
包括安装在城市内外路段泊位安装、形成高密度布点联网管理的交流与直流信息化管理供给的体系、由内部的IP地址式网络信息化综合集成程控模块与后台联网、实施每个安装地点定位设备编号、片区、街道、身份认证信息上传到后台管理系统的程序设置;
包括基于现有技术的“充电消费清单汇总、对账,充电金额转账充值、到达目的使用通讯终端预定充电位”应用功能的消费者登录网站后台查询。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系统与设备,
其结构与系统特征;是以托举式支架、服务一台车的交流与直流双路电源器件与网路信息化集成模块、配电系统装置、小型风能与光伏发电与存储装置、交流与直流各自的充电插头及升降装置、组装在卧式箱体内形成托举式设置方式;
包括支架中部空间设置传媒信息发布显示装置或广告箱体设置、自助式刷卡交易式供给电能安全于一体的设置方法:
由司机使用通讯终端预定到达目的地的充电位、锁定、定位导航到达目标预定充电位,包括信息化四端互联由后台管理系统联网管控的导航定位预定充电位到达目标的系统程序;
包括充电完毕后车辆不离位启动占位超时的计费程序与系统装置设置。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组合体设备,其特征是高度2.8米至3.6米、属于电动轿车的专用电能供给设备,3.6米以上高度的大功率电能供给排列设备、属于电动客车的专用电能供给与传媒显示屏或广告箱组合体排列设备;其结构设置与各部件组成;第一部分、托举支架与传媒显示屏或广告箱主体;
第二部分、长形卧式箱体与内装综合电源模块与散热控制系统部件:
第三部分、交流与直流电源分路各自链接充电插头装置;
第四部分、IP地址式网络信息化综合集成程控模块与后台联网;
第五部分、光伏发电与小型风能发电装置及其存储装置:
第六部分、交流与直流双路吊挂式升降充电插头与滑道装置;
第七部分、传媒信息显示屏与电源定时自动播放管理器;
第八部分、刷卡交易显示与票据打印管理系统装置;
第九部分、摄像监控与报警信息监管处理器;
第十部分、充电安全保护系统与避雷针装置;
第十一部分、主电源链接相关联的配电系统装置:结构组成托举悬空式电动能供给服务一台车与传媒信息联网发布管控的设备与供给体系。
包括将交流供给电动汽车热囊充电储热装置与车载充电机电源、直流电源供给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双路供给方式与充电插头吊挂式自动升降功能的设计方式与系统装置;
包括由司机自助式交易刷卡为电动汽车供给电能、将交易数据发送后台结算中心、同时向司机终端发送结算信息告知设置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2所述的区域托举式电动能群充及传媒组合体设备、其结构方法;包括将第二部分的箱体与内装综合电源模块与散热控制系统部件托起悬空,箱体内部各自设置的第三部分的交流供给与交流转直流电源分路各自链接充电插头关联装置(附图中2、8、9、10)、与第六部分的滑道装置托起充电电源线滑动上下收放线与驱动装置的设置程序;
包括因电源线粗硬沉重、冬季结冰将驱动装置冻住后、采用液压推动驱动装置活体震动式或钢丝滑拉将电源线托板上下收放复位的设置程序;
包括不结冰的地区采用机械与电机驱动加液压推动驱动装置、将充电插头与电源线上下收放复位设置程序,所述收线放线装置与所述滑道装置滑动配合,此方法不限于一种设计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松伟,未经曹松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8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直线式螺旋变速双向双动力三轮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竖管折叠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