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羟胺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1567.9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吉;张东升;徐元媛;金常青;张广林;薛伟;王淑芳;赵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14 | 分类号: | C01B21/14;C07C49/403;C07C45/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羟胺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羟胺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借助环己酮与环己酮肟之间的相互转化,构建以氨水、双氧水为原料,合成羟胺的工艺过程,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羟胺也称胲,分子式为NH2OH,其是一种无色、无嗅、易潮解的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体(化工文摘,2004(4):41-43)。羟胺易溶于水、甲醇,其单体极不稳定。因此,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羟胺常以盐的形式存在。目前,主要的羟胺盐类有硫酸羟胺、盐酸羟胺及硝酸羟胺等。羟胺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在合成己内酰胺以及农药、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而且,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羟胺盐的用途也不断扩展。
目前,羟胺盐的工业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纤维工业,1985,3:45-47):(1)拉西合成法:首先,将NH3经空气氧化生成NO和NO2的混合物,再用(NH4)2CO3溶液吸收,生成亚硝酸铵;然后用SO2还原,生成羟胺二磺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即得硫酸羟胺溶液。该法所得的羟胺盐产品性能稳定,但存在反应步骤多,副产(NH4)2SO4量大,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2)硝酸根离子还原法:该工艺以磷酸及磷酸二氢铵为缓冲液,催化加氢还原NO3-制备羟胺,形成磷酸羟胺。但是,该法对原材料规格及操作条件的控制都要求十分严格,且以铂、钯等贵金属为催化剂,生产成本高。(3)NO催化还原法:首先将NH3氧化生成NO,再在稀酸水溶液中对NO进行催化加氢,从而制得羟胺无机盐。但是,该生产工艺程复杂,催化剂制备过程繁琐,且需要周期性更换、再生,生产费用高。(4)硝基烷烃水解法:该过程是以硝基烷烃、硫酸及水为原料,在100~150℃下进行回流反应,再经减压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即得硫酸羟胺。但是,该路线中原料硝基烷烃的来源受地域限制,副产物羧酸的分离提纯也使得工艺变得复杂。工业上合成羟胺盐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丙酮肟路线、甲乙酮工艺路线、硝酸电解法等(化工进展,2012,31(9):2043-2048)。但是,这些合成路线大多存在工艺复杂、副产物多、原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
鉴于上述工业合成路线中存在的诸多缺点,近年来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羟胺合成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烟道气中的NOx合成法:美国专利4321313以电厂等企业的外排烟道气中的NOx为原料,以多孔的Pd、Rh及Ru等VIII族金属为阴极、在酸性电解液中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由电化学反应一步合成羟胺。我国研究者(化工进展,1999,18(1):26-28和中国专利201010115879.6)提出以炼钢铁、水泥等燃煤企业外排烟道气中的NOx、SO2为原料,并利用NOx的氧化性与SO2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构造一个自催化自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合成硫酸羟胺。该类路线显著提高了原子利用率,但由于受原料限制,仅适合于特定场合进行羟胺的生产。(2)氨水与双氧水直接合成法:1994年美国专利5320819提出以氨水、双氧水为原料,一步反应合成羟胺的路线,反应过程如式(I)所示。该法以TS-1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叔丁醇的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反应条件为常压、70~80℃。该路线工艺简单、原子利用率高,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但是,羟胺产物收率很低,仅5%左右。正因如此,该路线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至今尚未实现工业化。如何提高羟胺产物的收率,是以氨水、双氧水为原料合成羟胺路线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15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料的分离机构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