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湖面游船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8193.5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04 | 分类号: | B63B43/04;B63B3/16;B63H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面 游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游船。
背景技术
游船应用较广的场所是景区湖面,而可以吸引游船游玩的景观湖一般都很大,在湖面风力较大时,湖面的波浪也较大;而对于目前的游船,大体上均呈左右窄,前后长的式样,也即是普通航船的缩小版;而对于游船而言,由于重量小,结构简单,防浪涌的能力很弱,且对于游船游客而言,大部分又是不识水性的;对于前述的这种游船,当波浪涌来时,假设波峰到达船头,此时波峰将船头抬高,而船尾处于较低的水面,这样,将使得船体前后各处产生较大的高度落差,同样,当波峰到达船尾或者船底任一位置时,船底部其它位置却处于较低的水面,这必将导致船体各处产生较大的高度落差;因此,对于目前的游船,其抵御波浪的能力极其弱小,因此,在起风时,景观湖面上通常无法开展游船项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面游船,该湖面游船可以抵御较强的风浪,在湖面浪涌的状况下保持良好的平稳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湖面游船的侧壁和底壁由呈半球形的壁板一体围成;所述壁板的包围区域内设有甲板,所述甲板上方为载人仓;所述甲板下方为底仓;所述底仓的底部中心设有占游船总质量50%以上的气动组件;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气泵和蓄电池;所述气泵的排气口通过分配器分成四路以上排气管,周向均匀分布、贯穿至所述壁板的外周面;并且所述湖面游船空载入水时,各所述排气管的外喷口没入水中,且各所述排气管中均串有方向为从气泵至外界的单向阀;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接一根竖直穿过所述甲板中心,并伸向甲板上方的进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上方的进气口呈喇叭状,这样,当气泵工作时,所述进气口可将周边较大一片区域的汽液均吸入进气管内,在湖面微雨的状况下,即可将游船上方的大部分雨水吸入进气管内,从而为游客实现雨中泛舟,且不淋湿的怡人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中间一段采用金属波纹管制作,这样,可以依据风向,调整所述喇叭状进气口的方向,以便于更好地抽吸雨水。
作为优选,各所述排气管的外喷口的喷射方向所在直线经过所述壁板的球心,这样,排气管在喷射气体时,游船受到的反推力通过所述球心,即可使游船在前进的同时,不受力矩作用,避免侧晃现象,使船体更为平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湖面游船的船底呈半球形,因此,无论船底中心处于波浪中的波峰、波谷或其它任意波段,都不会明显地出现船底的不同位置被波浪抬升不同高度的情况;整个游船基本保持直上直下的起伏状态,而由于所述底仓的底部中心设有气动组件,其占据了整个游船的大部分重量,因此,使得游船的重心接近于底仓的底部中心,这使得游船在起伏过程中,又保持了不倒翁式的平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湖面游船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在抽吸雨水状态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湖面游船的侧壁和底壁由呈半球形的壁板1一体围成;所述壁板1的包围区域内设有甲板2,所述甲板2上方为载人仓20;所述甲板2下方为底仓;所述底仓的底部中心设有占游船总质量50%以上的气动组件3;所述气动组件3包括气泵和蓄电池;所述气泵的排气口通过分配器分成多路排气管5,周向均匀分布、贯穿至所述壁板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湖面游船空载入水时,各所述排气管5的外喷口50没入水中,且各所述排气管5中均串有方向为从气泵至外界的单向阀(未图示);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接一根竖直穿过所述甲板中心,并伸向甲板2上方的进气管4;所述分配器可以为电控分水器,通过对各分路中的电磁阀的通断,实现对各分路的选择性导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4上方的进气口40呈喇叭状,这样,当气泵工作时,所述进气口40可将周边较大一片区域的汽液均吸入进气管4内,在湖面微雨的状况下,即可将游船上方的大部分雨水吸入进气管4内,从而为游客实现雨中泛舟,且不淋湿的怡人效果。特别地,本实施例中,进气管4中间段还采用金属波纹管41制作,这样,可以依据风向,调整所述喇叭状进气口40的方向,以便于更好地抽吸雨水,如图3所示,使进气口40朝向箭头所示的雨水方向,进气口40在强大的负压吸力状态下,将进气口40周围的雨水皆吸入进气管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启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8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