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7650.9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7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发;陈钧;孟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02;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及其 组装 方法 | ||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前端部、与所述芯线电性连接的后端部及连接前端部与后端部的中间部,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并暴露于外侧,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若干与芯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设有若干电子元件,所述若干电子元件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尤其涉及绝缘本体与印刷电路板结构配合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消费类电子市场的独特需要,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晶像(Silicon Image)、索尼、汤姆逊、东芝共7家公司成立了HDMI(High-definition Digital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数位多媒体接口)协会,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位视频/音频传输标准。HDMI技术是能够通过单一连接器传输高清视频和多通道音频,主要面向下一代消费电子市场。根据HDMI传输标准,HDMI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组装在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通常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包覆金属壳体后端及线缆与前端的绝缘保护壳。所述印刷电路板仅有前端收容至绝缘本体内,这样位于外侧的绝缘保护壳必须要设计的较长,如此设计,产品不但不美观,同时也无法使用在空间不足的终端产品上。
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照2013年3月1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101499568的中国专利,其揭示了一种线缆连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仅有前端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如此设计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长度较长,经常会发现客户使用时由于空间受限,无法与终端产品连接。由于一些客户及产品设计的需要,印刷电路板上需设有若干电子元件,在生产的过程中,暴露于外侧的电子元件很容易损坏,影响产品的性能,引起较高的不良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能通过印刷电路板与绝缘本体的配合而减小线缆连接器组件的整体长度且降低不良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及具有若干芯线的线缆,所述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前端部、与所述芯线电性连接的后端部及连接前端部与后端部的中间部,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延伸超出绝缘本体并暴露于外侧,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若干与芯线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片,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中间部设有若干电子元件,所述若干电子元件完全收容于绝缘本体内。
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设有向两外侧延伸的一对凸缘,所述凸缘向前抵靠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面。
所述凸缘自印刷电路板的后端部向两外侧水平延伸。
所述印刷电路板设有相对的前壁及后壁,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贴靠在印刷电路板的前壁上。
所述导电端子设有上、下两排导电端子,所述上、下两排导电端子均包括固持于所述定位件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出定位件的焊接部,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下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该夹持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76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固定便于移动的理线插线板
- 下一篇:一种能自动锁定的手机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