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热法制备锂电池钒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6590.9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叔全;周江;潘安强;方国赵;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制 锂电池 钒酸盐 正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备钒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安全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已经广泛运用于植入式医疗器件以及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甚至在电动汽车等大型储能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常,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以及隔膜、集流体、电池壳、引线配以组成。正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和价格的关键因素,而现有的正极材料,其容量都比较低,大约在140mAh/g,开发新的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过去几十年,钒酸盐(MxVyOz,M一般为过渡金属或碱性金属)电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用于一次和二次锂电池的活性物质。与商业化的LiCoO2,LiNiO2,LiMn2O4和碳负极等电极材料相比,钒酸盐电极材料,如AgVO3,Na0.33V2O5,和CuV2O6等因为可以嵌入或脱出多个Li+离子,容易获得更高的容量。
目前,钒酸盐电极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为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等。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是将钒盐和可溶性盐等混合球磨,然后在600℃以上的高温下烧结,这种方法的合成温度高,反应时间较长,颗粒团聚严重,并且其电化学性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溶胶凝胶法合成钒酸盐往往需要预处理,再煅烧,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合成钒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并且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热法制备钒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物的产率大且纯度高、性能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水热法制备锂电池钒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到偏钒酸铵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再加入化学计量比的可溶性金属盐,继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之后,将所得混合溶液转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或水热后在空气中烧结得到钒酸盐化合物正极材料。
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0%;所述偏钒酸铵的添加量按过氧化氢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1克。
所述的混合溶液的体积为高压反应釜体积的50%~80%。
所述的可溶性金属盐包括Ag,Na,Mn,Cu或Co的可溶性盐。
所述的水热反应的条件为:160℃~210℃下反应12~48h。
水热反应后烧结的温度范围为300℃~600℃,时间1~8小时,升温速率为1~20℃/min。
所述的钒酸盐化合物包括AgVO3、Na0.33V2O5或CuV2O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传统的合成钒酸盐材料的方法,如固相合成法,得到的材料的颗粒大小、纯度等都难以控制,电化学性能也有所限制。本发明制备的钒酸盐材料从溶液中直接合成,偏钒酸铵与过氧化氢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高价态的钒前驱体溶液,再与可溶性盐在高温高压下以液相反应,加速了离子间的反应,离子在液相中混合均匀,得到的钒酸盐材料的颗粒大小、均匀性、纯度都可以得到严格控制。
本发明制备的钒酸盐化合物用作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并且采用的设备简单,环境友好,制备周期短,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物的产率大、且纯度高,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AgVO3材料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AgVO3材料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AgVO3材料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曲线;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Na0.33V2O5材料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