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鉴别梨产地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46589.6 申请日: 2013-08-09
公开(公告)号: CN103399046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0
发明(设计)人: 郭波莉;夏之云;魏益民;魏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27/04 分类号: G01N27/04;G01N1/28;G01N1/4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王春霞
地址: 10019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辅助 鉴别 产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辅助鉴别梨产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梨生产国,梨的收获面积、产量、出口量及品种数量均居世界前列,梨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已有多个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砀山酥梨、泊头鸭梨、莱阳梨、库尔勒香梨等,对有效保护优质特色梨产品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驱使,假冒名优特产品,以次充好,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因此,亟需建立一些可以准确、快速、简便地鉴别梨产地的方法,以提高政府监管能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梨产业健康发展。

梨的香味是评价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产地来源的梨由于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品质,其香气成分也呈现地区差异性。电子鼻是模仿生物鼻的一种电子系统,主要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系统和模式识别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也可分为三部分,首先由气敏传感器阵列对气体进行吸附和解吸,在这个过程中,气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与气敏传感器发生相应的作用,并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由信号处理系统对气敏传感器阵列产生的电信号进行整合、增强然后滤波、交换、特征提取;最后由计算机模式识别气体的指纹数据,进而进行区分和鉴别。所得到的响应谱为该气体的广谱响应谱。

电子鼻具有操作安全、快速和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多种行业的普遍关注。目前,电子鼻在农业领域主要应用于风味物质分析、食品新鲜度分析、产品风味质量控制、年份酒鉴定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鉴别梨产地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电子鼻测定梨样品中的香气成分,利用统计学分析来分析不同产地来源的梨样品的香气成分的差异,归纳出产地的梨样品香气成分“指纹”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进行原产地判别。该方法准确、方便、可操作性强,具有快速、经济、简便的优势。

本发明所提供的辅助鉴别梨产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河北、安徽和北京中任一地域采集梨样品;

(2)将所述梨样品去皮后进行冷冻干燥;

(3)向经冷冻干燥后的所述梨样品中加入水,并在密封和20℃~25℃的条件下放置;然后使用电子鼻采集所述梨样品产生的香气,并测定所述香气中氮氧化合物、氨水、芳香成分、氢气、甲烷、硫化物、有机硫化物和烷烃的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分别标记为:X(氮氧化合物)、X(氨水和芳香成分)、X(氢气)、X(甲烷)、X(硫化物)、X(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和X(烷烃);按判别模型(1)~(3)即可得到Y河北、Y安徽和Y北京,则梨样品来源于Y河北、Y安徽和Y北京中数值最大的地域;

Y河北=-3984.159+18.270X(氮氧化合物)+3583.813X(氨水和芳香成分)+2289.420X(氢气)+275.432X(甲烷)-170.741X(硫化物)+560.965X6(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1165.649X7(烷烃)          (1)

Y安徽=-3790.813+17.460X(氮氧化合物)+3493.090X(氨水和芳香成分)+2403.897X(氢气)+270.396X(甲烷)-152.429X(硫化物)+518.120X(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996.397X(烷烃)                  (2)

Y北京=-4152.071+15.688X(氮氧化合物)+3646.112X(氨水和芳香成分)+2526.825X(氢气)+304.092X(甲烷)-170.759X(硫化物)+575.941X(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996.147X(烷烃)                 (3);

所述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为所述电子鼻检测香气之后与检测香气之前的电子鼻传感器的电阻的比值。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1)中,在河北、安徽和北京的东、西、南、北、中区域布点进行采集。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冷冻干燥的温度可为-45~-55℃,时间可为65~75h,如在-55℃下干燥72小时。

上述的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冷冻干燥的所述梨样品磨成粉末的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