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催化剂结焦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系统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446.5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门卓武;王向辉;翁力;徐明;李国涛;朱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唐秀玲;林柏楠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催化剂 结焦 有机 氧化 合物制 烯烃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降低催化剂结焦的有机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反应器,有机含氧化合物在其中被转变为烯烃;
至少一个再生器,失活催化剂在其中通过烧焦被再生;
至少一个失活催化剂输送管道,失活催化剂经所述管道由所述反应器进入所述再生器中;
至少一个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再生催化剂经所述管道由所述再生器进入所述反应器中,所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靠近所述再生器的部分包括至少两个支管,靠近所述反应器的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导管,所述支管和所述导管相互连通;
其中,在上述至少一个支管中具有至少一个间接换热器,用于冷却进入该支管中的再生催化剂,冷却后的再生催化剂在所述支管和所述导管的连接区域处与来自其它支管的再生催化剂混合,并经所述导管进入上述反应器中,如此防止进入所述反应器中的再生催化剂温度过高和防止再生催化剂与有机含氧化合物在所述反应器中接触时表面被快速炭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机含氧化合物为甲醇和/或二甲醚;所述烯烃为低碳烯烃;所述催化剂为SAPO-34、SAPO-18、和/或SAPO-100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再生器为直立式燃烧室;所述间接换热器为间壁式换热器;所述支管是垂直的;所述间接换热器是垂直、水平或倾斜排布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再生催化剂流量控制阀、流化气体介质进口导管、流化气体介质流量和/或压力控制阀、和/或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和控制所述反应器、再生器、支管和导管、间接换热器、以及再生催化剂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和控制装置根据监测的结果自动调节温度,使之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调节再生催化剂流量控制阀的开合度和间接式换热器的负荷来调节进入上述反应器反应床层中的再生催化剂温度,从而使所述反应器反应床层的温度为450-48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中被至少一个所述间接换热器冷却的再生催化剂占再生催化剂总量的10-60%;进入上述反应器中的再生催化剂的温度为500-625℃。
9.一种用权利要求1-8任何之一所述的系统由有机含氧化合物制烯烃的工艺,包括:
(1)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有机含氧化合物,有机含氧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包括烯烃的反应产物;
(2)将上述反应产物排出反应器,并随后进行产物分离,从而得到烯烃;
(3)将失活催化剂通过所述失活催化剂输送管道由所述反应器移至所述再生器中,失活催化剂在所述再生器中通过烧焦被再生;
(4)再生催化剂通过所述再生催化剂输送管道由所述再生器移至所述反应器中,继续参与反应,
其中,再生催化剂在由所述再生器移至所述反应器中的过程中,一部分再生催化剂在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中被至少一个所述间接换热器冷却,冷却后的再生催化剂在所述支管和所述导管的连接区域处与来自其它支管的再生催化剂混合,并经所述导管进入上述反应器中,如此防止进入所述反应器中的再生催化剂温度过高和防止再生催化剂与有机含氧化合物在所述反应器中接触时表面被快速炭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艺,其中,所述间接换热器为冷却水流经其间的直管式或盘管式冷却器,该冷却器经过换热产生高温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64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含儿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排灰型煤烘干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