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5342.2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叔全;周江;张雪琳;潘安强;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H01M4/4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钒酸盐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属于微/纳米功能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钒酸盐化合物集钒元素价态多变、钒-氧空间配位方式灵活和导电导热性好、纳米材料表面效应及小尺寸效应等特征于一体,而成为可广泛应用于能源储存与转化、半导体、催化、光学、磁性材料、传感器等领域的重要无机功能材料,是现代功能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和研究潜力。
近几十年,钒酸盐化合物在锂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因为钒有三种稳定的氧化态(V5+、V4+、V3+),在发生氧化还原时发生多个价态的变化从而嵌入多个锂,因此钒氧化物能够获得更高的比容量。与第二种金属形成新的钒酸盐化合物,可以使钒氧化物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有利于锂的嵌入脱出,从而提高循环稳定性。
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方面,如在钒氧化物中加入纳离子形成钒酸钠材料有利于与基体的粘结,不需要惰性添加剂便可制备薄膜电极。具有层状结构的钒酸钠,其层间距比钒酸锂更大,可以储存较多的锂,可以用作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H.Wang等人[J.Power Sources2012,199,263]报道了采用水热法,通过V2O5与NaOH合成Na2V6O16·2.36H2O纳米片,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68mAh/g,但循环稳定性能仍需进一步改善。另外,加入银离子形成的银钒氧化物(SVO)由于其能量密度高,自放电率小,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作为一次电池已经被广泛用于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电源。由于其自身锂离子扩散系数和电子传输能力比较低,循环性能较差,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新方法合成钒酸银,使其用于二次电池,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钒酸盐化合物是目前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无机功能材料之一,不仅仅是用于锂电池领域,其常见的合成方法的主要有高温固相法、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等。其中固相合成法由于简单方便、易于操作,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但是合成的材料颗粒较大,其性能受到限制。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材料物相均一,颗粒尺寸小,但过程复杂,且需要高压环境。溶胶凝胶法可以实现原料在分子水平的混合均匀,实现材料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的合成有利于制备出高性能的材料,但操作较复杂。因此寻求一种简便合成钒酸盐化合物,并且具有较好性能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物的产率大且纯度高、性能好,适合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制备钒酸盐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到偏钒酸铵的去离子水溶液中,搅拌至得到澄清的黄色溶液,再加入化学计量比的金属盐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蒸干水分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研磨成粉末状后,在氧化气氛中锻烧,即可得到钒酸盐化合物。
所述的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分数为30%;所述偏钒酸铵的添加量按过氧化氢溶液体积每毫升添加0.01-0.1克。
所述的金属盐包括Ag或Na的可溶性盐。
所述的Ag或Na的可溶性盐包括AgNO3、AgO、NaF或NaCl。
述的混合溶液在40~60℃下加热搅拌蒸干水分。
所述的混合溶液加热搅拌蒸干水分后继续在烘箱中60~80℃干燥10小时以上。
所述的锻烧温度范围为300℃~600℃,时间1~8小时,升温速率为1~20℃/min。
所述的氧化气氛为空气、氧气或含有氧气的气氛。
所形成的钒酸盐化合物包括Na1.25V3O8、Ag0.33V2O5、Ag1.2V3O8、AgVO3或Ag2V4O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53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动拔树根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效发酵生产L-山梨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