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逆性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4776.0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陶贤继;刘冬雨;任周;魏华;马旭洲;沈亚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逆性 测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逆性测定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抗逆性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在分类学上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其生长快,个体大,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主要分为室内养殖和池塘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只能提供通常情况下的养殖环境,测定中华绒螯蟹在不同条件下的抗逆性还不充足。
中国专利文献CN:201210391039.1 公开了一种小型围隔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201010608511.3 公开了一种鱼类早期生命阶段的高通量急性毒性测试方法。但是关于中华绒螯蟹的抗逆性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目前关于本发明的中华绒螯蟹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抗逆性测定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华绒螯蟹抗逆性测定的装置,用以研究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逆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逆性测定装置,包含内筒和外箱,所述的内筒置于外箱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设有支撑框架,所述的支撑框架上附有分隔网,所述的外箱设有顶盖、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支撑框架为圆柱形。
所述的外箱为圆柱形,底面半径为15cm,高为65cm。
所述的支撑框架上下两端设有把手和支架,中心有一主轴。
所述的把手、支架和主轴,其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的分隔网将内筒分成五个养殖层。
所述的养殖层由分隔网分成三个养殖室。
所述的养殖室外壁各设有一个小门。
所述的分隔网和小门采用不锈钢网材料制成。
所述的外箱和顶盖材质为防紫外处理的有机玻璃。
所述的进水管位于外箱侧壁,距外箱底面5cm。
所述的出水管位于顶盖上,距顶盖边缘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1、内筒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
2、每个饲养室中各放一只试验蟹,相互之间不会有干扰,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一个抗逆性测定装置共可以放十五只蟹,能够满足试验数据统计的需求;
4、外箱采用透明设计,可随时观察试验情况;
5、内筒设有五个养殖层节约试验占地面积;
6、注水时可根据试验要求在水中添加药品试剂;
7、可同时将多个装置并联进行多个试验浓度的测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抗逆性测定装置内筒和外箱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抗逆性测定装置的支撑框架结构图。
附图3是本发明抗逆性测定装置的分隔网结构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内筒 2.外箱
11.支撑框架 12.分隔网
21.入水管 22.出水管
23.顶盖 111.主轴
112.支架 113.把手
121.养殖层 122.养殖室
123.小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附图1是本发明抗逆性测定装置的整体示意图。所述的抗逆性测定装置设有内筒1和外箱2,所述的内筒1置于外箱2内,所述外箱2设有顶盖23,所述顶盖23为圆柱形,所述外箱2接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22。所述入水管21置于所述外箱2壁上,所述出水管22置于所述顶盖23上。
请参见图2,附图2是本发明抗逆性测定装置中内筒的支撑框架11的结构图。所述的内筒1内部设有支撑框架11,所述支撑框架11中心有一主轴111。所述支撑框架11顶部为把手113。所述支撑框架11底部为支架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4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猪肉品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胎侧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