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915.8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6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宗;徐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H01L27/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应用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阵列基板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内嵌式触控的有机发光半导体阵列基板,以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式显示装置若依照触控面板所在位置可分为外挂式(out-cell)及表面式(on-cell)和内嵌式(in-cell)。外挂式触控显示装置是指在没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外部再叠加一层触控面板;表面式触控显示装置是将触控传感器加在如彩色滤光片基板的上表层;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是将触控传感器直接整合至显示面板结构中。其中,表面式和内嵌式触控面板不必再外挂触控面板,可减少面板的玻璃及薄膜厚度,符合应用电子产品厚度减薄和重量减轻的趋势。
然而,欲制作内嵌式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或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器(OLED)时,TFT的公共电压(Vcom)电极与OLED的阳极或阴极电极会遮蔽触控传感器的感测电极,造成触控功能低落甚至失效。
欲使内嵌式的触控传感器正常运作,则必须在显示电极上分区,例如使显示电极与感测电极交错间隔配置。然而,此作法需要较小的电极间距,需要使用高精密度的掩模(Fine mask)制作,除了提升制程难度,成本也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阵列基板及应用其的显示面板,借由阵列基板上的高度差分割电极,避免电极对触控传感器产生遮蔽。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阵列基板,其上划分至少一第一区域及至少一第二区域。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薄膜晶体管元件、绝缘层、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电极层。薄膜晶体管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括栅极层、漏极层及半导体层。绝缘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元件上。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绝缘层上。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一触控电极由栅极层、漏极层、第一电极层及一额外电极层至少其中之一者所形成,用以传送或接受触控信号。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发光层上,第二电极层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交界处具有一断差,使第二电极层断开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电性绝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其上划分至少一第一区域及至少一第二区域。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薄膜晶体管元件、绝缘层、第一电极层、有机发光层、第一触控电极及第二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对应设置。薄膜晶体管元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包括栅极层、漏极层及半导体层。绝缘层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元件上。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绝缘层上。有机发光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一触控电极由栅极层、漏极层、第一电极层及一额外电极层至少其中之一者所形成,用以传送或接受触控信号。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有机发光层上,第二电极层于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交界处具有一断差,使第二电极层断开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电性绝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阵列基板10的上视图。
图2绘示阵列基板10在蒸镀掩模20范围内的示意图。
图3A绘示图2中a-a’连线的剖面图;图3B绘示图2中b-b’连线的剖面图;图3C绘示图2中c-c’连线的剖面图。
10:阵列基板
11:第一区域
12:第二区域
13:交界
14:交叉处
15:OLED像素
20:蒸镀掩模定义范围
100:第一基板
110:薄膜晶体管元件
120:第一触控电极
130:绝缘层
140:平坦层
150:第二触控电极
160:像素定义层
160a:移除区域
170:第一电极层
180:有机发光层
190:第二电极层
200:第二基板
CF、CP:电容
L:断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