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圈三角以及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738.3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R·哈夫拉内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H.斯托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D04B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 以及 针织 横机上 制造 金银 针织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成圈三角,其具有向前运动和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针织横机上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在针织织物中扩展花纹多样性,已经提出,在针织物中制造所谓的透孔花纹,其中对线圈或线圈组进行移圈,从而在针织物中的预定区域内形成开口。在此缺点是,由于该移圈过程,更少的成圈能力能被用于制造线圈。此外,针织物中进行移圈的区域会失去稳定性。
在DE2363161A1中说明了金银丝编织技术中成圈的原理,其中制造无牵伸的针织物。为此利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合股线制造基础针织物。原本的花纹利用提花线构成,其中在应当出现花纹的位置处,线圈不仅利用提花线构成,而且也利用合股线构成。
在较老的针织横机三角系统中,能够以金银丝编织技术构造针织物,这是因为在相应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未选出的针能够弯纱。在现代针织横机成圈三角中,迄今为止还不能以金银丝编织技术制造针织物,这是因为在相应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未选出的针也无法弯纱。
在FR756.31.8中说明了,如何利用具有可控的三角部件的圆型针织机制造金银丝针织物。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除了合股线之外还应获得提花线的针比其中仅应垫放合股线的针更大程度地挺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在针织横机上利用现代成圈三角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方法以及一种相应的利用其能够制造金银丝针织物的成圈三角。
该任务通过一种针织横机的成圈三角解决,所述成圈三角具有向前运动和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其中所述向前运动的成圈系统具有用于挺出所选的第一组针的挺针装置,并且所述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具有用于从所挺出的第一组针选出第二组针的第一选针装置以及挺出所述第二组针的挺针装置和用于将参与成圈过程的所有针退回到弯纱深度的退针三角部件(Abzugsschlossteil),其中所述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具有用于从所挺出的第一组针选出不是所述第二组针的组成部分的第三组针的第二选针装置,其中在所述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不为所述第三组针设置挺针装置或者必要时设置下述挺针装置:所述挺针装置不会将所述第三组针挺出到使所述第三组针在所述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参与成圈过程的程度。
利用这种成圈三角能够制造金银丝针织物。将没有获得提花线却已经获得合股线的针保持在其位置处或者仅不明显地挺出,直至剩余的针获得提花线。其确保了第三组针在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不参与成圈过程,其中在本发明意义中,线圈的移圈已经被考虑为成圈过程。尤其确保了,第三组针不执行移圈过程并且不成圈。
特别有利的是,成圈三角关于中心平面对称地构造。这意味着,能够沿两个滑架方向(Schlittenrichtung)进行成圈。
第二组针能够比第一组针更小。此外能够考虑的是,利用所选出的所有针编织提花线。这意味着,第二组针能够相当于第一组针。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能够规定,在成圈系统之间设有桥接部件,所述桥接部件将所述第一组针在垫放合股线之后首先保持在纱线垫放位置上并且随后退回到脱圈位级(Kammgleiche)上方的位置上。尤其将在三角中心前方邻近的区域中的针退回到脱圈位级上方的位置上。这样实现了将合股线垫放到针钩中,然而所述针仅退回到下述程度:即位于针杆上的“旧”线圈虽然封闭针舌,但不脱圈(针钩集圈)。在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选出根据花纹除了合股线还应获得提花线的针并且借助挺针装置将其挺出到纱线垫放(集圈或成圈)的高度上,由此能够实现(提花线的)重新的纱线垫放。在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实现、优选通过挺针三角部件实现第二组针的挺针。向前运动的成圈系统的挺出装置例如能够是挺针三角部件。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能够设置用于导引第三组针的脚部的导引部。所述导引部优选构造在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的挺针三角部件中。所述导引部尤其能够构造为凹槽。
通过用于选出不是第二组针的组成部分的针的第二选针装置能够确保,这些针的脚部进入到导引部中并且不像第二组针挺出得那么远。还能够设置第二挺针装置将不属于第二组针的针挺出一段远(不像第二组针那么远)。然而这些针无论如何会被挺出到在向后运动的成圈系统中不参与成圈过程的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斯托尔两合公司,未经H.斯托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