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信件缓存分离的入信角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3090.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桢;朱晓建;徐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C3/14 | 分类号: | B07C3/14;B07C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信件 缓存 分离 入信角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信函缓存分离的入信角调整机构,用于针对信件分拣输送过程中对缓存区域内的信件的形态进行调整,保持足够的入信角。
背景技术
信件自动分拣时,由于用于读取信件信息的读码装置的读码速度跟不上信件输送的速度,往往需要加长分拣输送通道的长度,来延长输送时间,从而等待读码的完成。为了解决分拣输送通道长度过长,占地面积过大这一问题,申请号为201310003834.3,公开日为2013年5月1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信函分拣的缓存装置,该缓存装置工作时,信件被传送皮带夹持进入缓存区域的过程中,信件尾部与皮带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入信角,该入信角最大不会超过附图4所示的28°,但是,由于一叠信件进入缓存区域后,头部被夹住,尾部会有所翘起,从而导致信件尾部与皮带之间的夹角、即入信角会减小,如此会影响信件进入缓存区域的过程,导致入信不通畅,甚至导致信件被卡主,入信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用于信件分拣的缓存装置,信件进入缓存区域时入信角过小,导致入信不通畅,甚至导致信件被卡主,入信失败。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信件缓存分离的入信角调整机构,设入信皮带与信件的夹角 为入信角;在缓存移动件上,沿入信皮带输送方向配置两个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较第一光电传感器更接近信件缓存区域;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设置一个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架,转轴竖直的双向旋转电磁铁,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铁与水平的旋转臂连接,所述旋转臂头部与水平的滚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感应到信件经过,旋转臂转动至B端,滚子远离信件并位于所述入信角区域之外;所述第二传感器感应到信件经过,旋转臂转动至A端,旋转臂位于所述入信角区域并与皮带垂直,滚子抵住缓存区内信件的尾部,保证入信角的大小。
信件被入信皮带夹持输送进入信角区域前,先被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然后摆动机构高速从A端摆动到B端,离开入信角的区域,不对信件形成阻挡,信件飞入缓存区域,当第二光电传感器感应到信件进入时,摆动机构告诉从B端再回到A端,旋转臂端部的滚子敲击缓存区域内信件的尾部,保证一定的入信角。如此,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重复进行感应,旋转臂对应往复的进行摆动,使得信件一封封顺利的进入缓存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铁与上、下一对平行的旋转臂连接,一对旋转臂头部分别与一个滚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摆动的角度为75°。
进一步的,所述入信皮带与信件头部的夹角为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确保了稳定的入信角。
2)避免了入信不畅的情况,确保信件缓存装置高速稳定的运行。
3)结构简单,配置容易,投入产出比小。
4)构思巧妙,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摆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2是摆动机构的俯视图,进行了摆动角度示意。
图3是用于信件缓存分离的入信角调整机构固定在信件缓存机构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立体图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摆动机构,2、从缓存区域分离输送出去的信件,3、缓存区域内的信件,4、分离机构,5、第一光电传感器,5’、第二光电传感器,6、缓存移动件,7、缓存供信带,8、入信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3-图4,设入信皮带8与信件的夹角为入信角。
在缓存移动件6上,沿入信皮带输送方向配置两个光电传感器5、5’,第二光电传感器5’较第一光电传感器5更接近信件缓存区域;两个光电传感器5、5’之间设置一个摆动机构1。
参见图1、图2,所述摆动机构1包括固定架102,该固定架102采用柔性材质制成,转轴竖直的双向旋转电磁铁101,所述双向旋转电磁铁101与水平的旋转臂103连接,所述旋转臂103头部与水平的滚子104连接。
参见图3-图4,旋转臂的原始位置是位于A端,当第一光电传感器5感应到信件经过,旋转臂103转动至B端,滚子104远离信件并位于所述入信角区域之外;此后所述第二传感器5’感应到此封信件经过,旋转臂103再转动回到A端,旋转臂103位于所述入信角区域并与皮带垂直,滚子104抵住缓存区内信件的尾部,保证入信角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