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塑料管材电磁加热熔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0772.5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文;梁增红;赵满超;韩英民;吴晓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3 | 分类号: | F16L47/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李朝辉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武***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塑料 管材 电磁 加热 熔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管材加热熔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塑性塑料管材或钢塑复合管材电磁加热熔接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而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化学建材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型环保塑料管材的广泛使用,掀起了一声替代传统建材的革命。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
现有热塑性塑料管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通过将管材连接端进行加热后进行人工插接。
现有的连接方式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现有连接分为两个步骤:先进行管材加热和再进行管材插接,并且插接是通过人工进行。管材加热完成的速度远远快于管材插接完成的速度,加热后的管材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所以使得需要更多的人工支出。
(2)管材加热后由于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现象,生成氧化层容易使得管材连接处硬度下降,无法保持管材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热塑性塑料管材电磁加热熔接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管材加热完成的速度远远快于管材插接完成的速度,加热后的管材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所以使得需要更多的人工支出。(2)管材加热后由于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现象,生成氧化层容易使得管材连接处硬度下降,无法保持管材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热塑性塑料管材加热熔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塑料连接件(10)内壁上形成一金属网孔层(12);步骤2、将两根热塑性塑料管材与塑料连接件进行插接,并通过塑料连接件中的定位销(14)进行对中和定位;步骤3、将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套在塑料连接件(10)上,通电加热;步骤4、加热至两根热塑性塑料管材与塑料连接件充分熔接后断电;步骤5、冷却定型。
一种钢塑复合管材加热熔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带有金属层的钢塑复合管材(2、3);步骤2、制作塑料连接件(4),所述塑料连接件(4)为一柱状体结构,其包括空腔(43)和外壁(44),所述塑料连接件(4)的一端设有左环形卡槽(41),一根钢塑复合管材(3)卡接在所述左环形卡槽(41)中;所述塑料连接件(4)的另一端设有右环形卡槽(42),另一根钢塑复合管材(2)卡接在所述右环形卡槽(42)中;步骤3、将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套在塑料连接件(4)上,通电加热;步骤4、加热至钢塑复合管材(2、3)与塑料连接件(4)充分熔接后断电;步骤5、冷却定型。
该热塑性塑料管材或钢塑复合管材加热熔接方法与传统热塑性塑料管材或钢塑复合管材加热熔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将热塑性塑料管材之间或钢塑复合管材之间先行通过塑料连接件进行连接,再通过电磁加热热熔固定,改变了传统先加热后插接的模式,提高了连接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
(2)本发明采用先连接再加热的模式,也避免了管材的加热连接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减少氧化的发生,保持管材连接处的强度。
(3)本发明由于采用金属网孔层,金属网孔层发热并使得热熔后的管材会穿过金属网孔层与塑料连接件进行熔接,两根管材则通过带有金属网孔层的塑料连接件使之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塑料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热塑性塑料管材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金属网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钢塑复合管材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中第二种实施例中塑料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钢塑复合管材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塑料连接件;11—热塑性塑料管材A;12—金属网孔层;121—网孔;13—热塑性塑料管材B;14—定位销;2—钢塑复合管材;21—外塑料层;22—第一胶合层;23—金属层;24—第二胶合层;25—内塑料层;3—钢塑复合管材;4—塑料连接件;41—左环形卡槽;42—右环形卡槽;43—空腔;44—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军星管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环境监测仪
- 下一篇:鼓包式汽车油管连接结构